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9]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8]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9]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2]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28   时间:2022-3-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感情里同样如此。

        一段好的关系,始于五官,忠于三观。

        五官决定了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而三观决定了能不能走下去。

        如何判断两个人三观合不合,主要看看以下这三点。

        1 久谈不厌

        两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有人说,是臭味相投,惺惺相惜;也有人说,是不说话,站着就十分美好。

        在我看来,最好的状态是不嫉妒,不迎合,彼此之间有话聊,久谈不厌。

        因为人生后半场,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两个人在一起“有共同话题”是非常重要的。

        作家李尚龙说过这样一件事:

        他在拍戏时认识了一个叫小玉的姑娘,长得极漂亮,刚和前任分手。

        两个人的感情其实挺稳定的,但小玉觉得前任还在事业起步初期,女孩子只有这么几年的青春,还是得赌一个靠谱的人。

        后来,朋友给她介绍了个家里是拆迁户的富二代。

        没想到几个月后,小玉就和富二代就分道扬镳了。

        原来,虽然男生符合小玉的所有要求,但小玉和他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周末,小玉想要出去转转,而男孩子却执意宅在家,说培养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两个人一起打网游;

        小玉和男生聊起最近看的书,男生却不屑一顾,觉得那些书太过毒鸡汤、伪文青;

        小玉妈妈来北京看望他们,男孩子有时间也不愿去接,觉得直接发个大红包,让她妈打车过来就行,省得自己开车过去路上太堵;……

        久而久之,两个人的聊天变成了一个人将就另一个人,小玉整个人也变得急躁又消沉。

        最终,小玉在反复思量下,和富二代提了分手。如今的她,终于可以舒口气,做回自己了。

        的确,两个人会因为外貌、物质等因素走到一起,但到底能走多久、走多长,完全是由三观决定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去迁就谁,真正让一段感情变得索然无味的,从来不是缺乏新鲜感,而是两个人在一起搜肠刮肚也相顾无言。

        那种感觉,大概就是你在红楼听戏,他在西游取经,回头还笑话你戏有什么好看的。

        所谓三观相合,并不是要求两个人思维方式完全一致,而是我和你分享喜悦时,你不觉得我在显摆;我跟你倾诉难关时,你也不认为我是矫情。

        想起有一次出差,和我并排而坐的,是一对情侣。

        从我坐下开始,两个人就一直在讨论着些什么,聊到情绪高涨时,女生还鼓起了腮帮子。

        后来仔细一听,竟不由嗤笑:原来两人在讨论如果中了五百万要怎么花?

        原本枯燥的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竟因为这对情侣的对话妙趣横生起来。

        我想,永远都有话可说,永远都能接上对方的递过来的茬,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状态吧!

        世界之大,人生悠长,遇到一个可以和你有说不完废话的人,该是何其有幸。

        2 相处不累

        这世上没有天生就适合的两个人,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磨合掉彼此尖锐的部分,然后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

        一段感情中,被理解、被包容,到底有多重要?

        知乎上,有个匿名博主曾说过自己爸爸妈妈的婚姻故事。

        她的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都要精致打扮一番的女人,相比较之下,父亲就显得五大三粗,不拘小节了。

        父母离婚没有小三插足的狗血剧情,也并非婆媳关系不融洽,只是因为父亲经常往母亲养的君子兰里弹烟灰、扔烟头。

        母亲说过很多次,但父亲就是无动于衷。

        在多数人看来,男人爱乱扔袜子、不讲卫生那都是天性,谁家过日子还讲究那么多,可在妈妈眼里,这却是她生活的全部。

        以至于母亲离开那个家时,两边的亲戚都“义愤填膺”:像父亲这样高大帅气,工作好能挣钱的男人,离婚后去哪找?

        可母亲还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后来继父出现了,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毫不起眼。

        但他会给母亲的花花草草换上漂亮的花盆,路上看到母亲喜欢的花也会顺手买回家;

        他会陪着母亲一起做饭,给母亲打下手,并在用餐时认真地做出点评与称赞;

        他知道母亲喜欢花草,就会去认真钻研这方面的知识,抽空给母亲讲解一些奇花异草的趣事野史……

        两人有说有笑,母亲的脸上也不再阴郁,甚至在做家务时,还会时不时地哼唱起小曲来。

        博主那一刻突然明白了母亲离婚时对她说的那句话:“希望你能原谅妈妈,因为一辈子太长了,我不想凑合。”

        妈妈的现任老公也许不够帅气英朗,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命,但他给妈妈的包容和理解,却是任何事都无可比拟的。

        婚姻里,最可怕的从来都不是出轨和小三,而是那一地无从下手的鸡毛蒜皮和始终无法融合的三观。

        三毛曾经说过:“我看着眼前这个人,我想说,我还要谁呢,我这一生。”

        是啊,这长长的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人,心动很多次,最后才心定下来。

        所有的乍见之欢,都不如久处不厌、彼此懂得。

        最好的关系,是即便我们都不完美,但你却愿知我意,我也愿体贴你。

        一如四月和煦的春风,又似冬日高照的暖阳。

        3 互相让步

        有句话叫,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可这个世界上,尚且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又何况是人呢!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宁愿扮演输家,也不要做王者打败自己爱的人。

        杨绛曾在《我们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件琐事: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

        我说他的发音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他不服,由开始的辩解变成“恶语相向”,我也极力揭他的伤疤。

        后来我实在气不过,找了个会说英语的法国人来当裁判,她说“我对,钟书错”。

        这是我们结婚三年多来第一次争吵。虽然我赢了,但却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反而觉得很难过。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夫妻,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就说尽恶毒的话,互相伤害,各不让步。

        最后,虽是争赢了这口气,却输掉了两人的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婚姻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互相迁就,互相体谅。

        喜欢争论不停、不分胜负不罢休的两个人,只会把婚姻拦腰斩断,渐行渐远。

        我们常说,结婚记得找一个把你宠成小孩的人。

        其实这里的小孩,说白了就是看对方能否对你做到包容,实现让步。

        就像后来,钱钟书和杨绛再也没有因为琐事而拌过嘴,而是自觉让着对方。

        因为他们深谙:“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

        三观不同是人之本性,而合不合则是一种选择。

        每个人都有个性,世事也不尽完美,然三观相合的人,有如飞鸟落枝而栖,旅人归家灯火可亲,相互理解,彼此懂得。

        希望所有姑娘,都能绕开一层婚姻的凑合过,二层的折磨活,直奔三层的相濡以沫。

        希望你们遇到对的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从不怠慢 、绝不敷衍。

        也希望你们此生纵情豁达,有酒有肉有爱情,不忘初心,皆大欢喜!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安,才是活着的最好状态[326]

  • 让步,是尊重,更是涵养[356]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407]

  • ​说话的最高境界[517]

  •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不必同行[670]

  • 好人嘴硬,坏人嘴甜![642]

  • 庄子:人生的根本,是如何与自己相处[910]

  • 赢什么,别赢了感情,输什么,别输了心情[753]

  • 最好的感情,不在远近,只在真心[838]

  • 什么都舍不得扔,是一种病[915]

  • 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模式: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819]

  • 人生实苦,谁都躲不过这3个真相[820]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1071]

  • 永远不要耽误自己[1225]

  • 佛教反对感情生活吗?圣严法师谈亲情、爱情和友情[2207]

  • 最好的感情,是彼此需要[1598]

  •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1712]

  • 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1513]

  • 不是一路人,何必同路去?[1730]

  • 佛说:四种人活得最累,你是哪一种?[228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