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8]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6]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3]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20]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5]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5]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7]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2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人活到一定年纪,不语是成熟,不辩是智慧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69   时间:2022-3-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彼此连接。

        有连接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是非。

        明辨是非是内心的准则,争辩是非却只是口舌的搬弄。

        庄子说:不遣是非,与世俗处。

        聪明人,不争辩是非,与世俗相处,活得自在从容。

        -01- 不辩,是一种大气

        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世间有大勇的人,被人侮辱诽谤,也能“宠辱不惊,淡定从容”。

        清朝有个人叫魏廉访,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

        有一天,魏老先生被请到病人家中治病,他走后,病人发现藏在枕头下的十两银子没了。

        病人的儿子怀疑是魏老先生拿的,魏老先生不加辩解,就把银子给了他。

        后来,病人康复,在床下找到了银子。

        病人带儿子一起登门道歉,老先生却毫不介意。

        魏老先生说:“我受点委屈不要紧,让你心情安顺,快点康复更重要。”

        父子俩感激涕零,叩头不止,从此魏善人的名声也传开了。

        古人常说:德为福寿之本。

        魏老先生儿子后来高中进士,官至臬台,老先生八十岁的时候,还得到了皇帝的封诰。

        庄子有言: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智慧大而化之,小聪明才会争论是是非非。

        人生难免会受委屈,有大格局的人,不争眼前的荣辱,不在意一时是非。

        遇到责难,忍辱不辩,退一步让一分,用自己的力量去背负、化解是非。

        他们内心大气而笃定,宽容而仁慈,福泽也比常人深厚。

        -02- 不辩,是一种豁达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

        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季。

        它没见过冬天的冰雪,没有感受过冬天的寒冷,你说再多也是白费口舌。

        所有的争辩,都必须是共同层次的交流。

        层次不同,争辩不仅没有意义,还会带来灾祸。

        2017年,28岁的演员刘洁带未婚夫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婆。

        上楼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一个醉汉,醉汉骂骂咧咧,双方随即理论起来。

        醉汉争论几句就掏了刀子,女孩被刺中要害身亡,她的未婚夫也受了重伤。

        几句无谓的争执,就这样葬送了一个女孩的生命。

        世界这么大,什么样的人也有,不是所有人都讲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争辩。

        苏轼在黄州,也曾被醉汉冲撞,他却毫不在意,一笑而过。

        狗咬了你一口,认倒霉就是了,何必再去咬它一口。

        退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豁达。

        人活到一定年纪,不语是成熟,不辩是智慧。

        -03- 不辩,是一种格局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依据,所谓的是非对错,都是别人强加的。

        一个人见识得越多,就越明白争辩是非没有什么意义。

        禅师问一个年轻人:“我手里有一堆烂泥和一粒金子,你选哪个?”

        年轻人说:“当然选金子。”

        禅师说:“如果你是一粒种子呢?”

        烂泥和金子,价值的高低不是看本身,而是取决于你是谁。

        立场不同,选择不同,是非的观念,也就不一样。

        知乎上就有个问答:“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这样说道:“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伸出来的思考方式。”

        一个人的眼界越开阔,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多元,越能包容不同,争辩也就越少。

        不辩,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见识多了,明白多了,内心也就不再狭隘,不再偏执。

        -04- 不辩,是一种成熟

        五台山金阁寺的门口挂着一幅对联:看破世事难睁眼,阅尽人情暗点头。

        一个人阅历越丰富,就懂得沉默,面对是非总是一笑而过。

        他们见识的太多,不会大惊小怪,不会固执己见,更不会在意别人的评头论足。

        宋朝宰相吕蒙正,从小家贫,中了进士之后,因为皇帝赏识,没过几年就升任参政。

        下朝的时候,有人在背后讥讽他:“一脸寒酸样,也配参政吗?”

        他却假装没有听到,头也不回往前走。

        身边的同僚愤愤不平,想要回头理论。

        他拉住同僚说:“不必理会,他怎么说是他的事,与我又没有什么损伤。”

        身边的人为之折服,说他将来必能当宰相。

        果然,他后来做到了宰相。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别人的赞叹不能让他更用力,别人的非难不会让他更沮丧。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只为自己而活。

        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

        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佛经有云:“不辩是非,得大自在。”

        人生就像水一样,越搅动越浑浊。

        停止搅动,才能重回清澈。

        不争辩,人就会少去很多的烦恼,活得自在而洒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可以精,但不可以阴[350]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368]

  • 用沉默代替一切![307]

  • 苏轼不可不读的十首词,人间万事,不过如此[342]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345]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44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以开心[566]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499]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659]

  •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465]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苦事不宣,乐事不扬,闲事不管[498]

  •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标志:嘴贵,耳明,心顺[482]

  • 笑的力量[480]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1226]

  • 如何增长智慧?如何预防魔事?如何降伏烦恼?快读《宝积经》![556]

  • 说话的智慧:觉者说法的次第[633]

  • 扛得住事 耐得住烦[485]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552]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645]

  •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不必同行[66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