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7]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不是一路人,何必同路去?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730   时间:2022-3-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但是我们似乎都不擅长做自己。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我怀疑,在随波逐流中一直将就,在人云亦云中不断迷失。

        其实,不是同路人,就不必同路去。

        强扭的瓜不甜,强融的圈子不圆,勉勉强强的交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01 人心不同,不必同路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

        一眼望去可憎者,十之八九,即真不可交。

        一见钟情,吾不知也,一见不喜,似可信焉。

        有那么一些人,你很快就可以发现对方与自己不是一路人,那就允许自己放弃与之同行。

        知乎上有人问:“哪个瞬间,让你觉得你和朋友其实不是一路人?”

        我把她当唯一的闺蜜,她把所有人都当闺蜜的时候;

        我想努力跳出舒适区打破现状和定义,而他们只愿意安于现状的时候;

        当看到他把所有人分成两类:比他高的和比他低的。比他高的用来捧,比他低的用来踩的时候。

        既不同心,何必同路?

        人心千面众生相,各有冷暖唯己知。世上没有两颗心会完全契合,但是鸡同鸭讲的关系足够让人窒息。

        你打游戏,她看书,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认为她看书是装逼装文艺,她认为你打游戏是不求上进混吃等死。

        02 三观不同,无须同行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说起真性情的人,鲁迅先生可以算得上一个。但是他与太太朱安的婚姻,着实唏嘘。

        朱安是典型的旧时代女性,文化低,三寸金莲,听话懂事。而鲁迅是时代的先锋,思想新潮,行动前卫,敢为天下先。

        两个世界的人,注定了盲目结合是场悲剧。

        朱安是不幸的,与丈夫有名无实,一生无性无爱,孤独终老。

        鲁迅也是可怜的,他多次对友人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我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思想高度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即使天天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也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

        风云变幻,我们在了解这个世界,也是在重新认识自己。

        三观不同,可以相互尊重,但无须勉强同行。

        03 道路不同,不相为谋

        晚清时期,湖南才子王闿运做了曾国藩的幕僚,两人成为“忘年交”。

        然而,当湘军开始显露败战的迹象,王闿运就要请假回家。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有事去找他,看见他正坐在房里看书,就站在后面不打扰他。近半个时辰,王闿运都未发觉,曾国藩悄悄退出去。

        次日清晨,曾国藩送来钱财,安慰一番,让他立刻回家。

        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突然决定让王闿运回去?

        曾国藩说,当晚王先生近半个时辰都没有翻过书,也不知道身后有人,可见他有心事。既然去志已坚,便不能勉强。尤其打仗的时候,胜败自己都没有把握,如何能保住别人?

        《易经》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走得长远,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与相似的追求。

        同一个世界,未必同一个梦想。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阳光道很宽敞,独木桥也能过。

        需要记住的是:欲为苍鹰,勿与雀鸣;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407]

  • 远离你身边的“老实人”[394]

  • 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认清人心,而是认清自己[544]

  • 人字好写,人心难懂[500]

  •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不必同行[670]

  • 好人嘴硬,坏人嘴甜![642]

  •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761]

  • 趣谈:高僧的身边为啥总围着一群士大夫?[1157]

  •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912]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1071]

  • 眼睛识人面,时间验人心[1081]

  • 不问天意,不猜人心[1380]

  • 你认识你自己吗?星云大师解读5首禅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1403]

  • 当你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1347]

  •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1712]

  • 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1513]

  • 不经一事,不懂一人[1908]

  • 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1627]

  • 佛说:不问天意,不猜人心,一切随缘[1573]

  • 人心能量的超级妙用[149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