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0]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6]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你的烦恼,其实是一种假象!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308   时间:2022-3-27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很多人工作之余,喜欢让自己处于一种清净的环境或者心态。但是世事匆忙,闲暇之余,忽然之间想要清净下来,并不容易。如果实在找不到好的方法,云来推荐大家不如看看佛经。佛经的内容虽然奥妙无穷,但是其中,不乏充满智慧的句子。如果深入其中,即使以后遇到一些烦恼,只要你能想到佛经中的句子,也能将那些烦恼立即消除。

        在诸多的佛经中,其中有一部内容仅260字的佛经。佛陀讲法49年,讲般若类的法,就花了22年时间。而这部佛经,就是般若部经中的核心。它的名字就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然篇幅小,但是义理极其深奥。佛教中很多高僧都说,只要你诚心念诵这部佛经,就能感受到佛菩萨的加被,消除自身各种无名烦恼。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心经》。今天,就让云来为大家分享这部《心经》中的三大经典名句,句句直指人心,希望对大家消除自身的无明烦恼,有所帮助。

        第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遇到的事情也很多。如果心中有了解不开的结,就要想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你只想反复念诵,无需知道它的具体意思。不过在这里,云来就简短说一下它的部分内涵。

        佛说世间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甚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是一种假象。这种假象,并非是事物不存在,而是用来迷惑你的心,从而让你的心,对事物产生一种错知错觉。

        比如当你吃饭,吃饭的目的,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因为身体缺乏营养了。但是,你总觉得肚子饿了,想要吃饭,觉得吃饭就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这就是一种假象。吃的食物被消化成各种养分之后,身体进一步吸收,你就不会再感觉饿了。

        当你打破心中的习惯思维时,会发现世上的一切,都是在自己错误的知见之下,形成的一些错误的习惯。所谓的般若智慧,就是让自己从错误的知见中,跳出来。

        第二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人的烦恼,多数来源于失败,或者是不如意。有人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也就是人烦恼的时候,要比幸福的时候多。如果在烦恼中,无法得到解决,很多事情都会在心中,纠缠一生。《心经》的智慧,就能帮助人解决这些烦恼,让心底空起来。心一空,再想要幸福,就会简单很多。

        每个人,无论干什么,都会有一个心念作为主导。在得到的时候,会开心,在失去的时候,会烦恼。如果一个人的执著心太重,就会加深烦恼与幸福在心中的错觉,甚至觉得人生就是如此。但是在佛陀看来,并非如此。他认为所有人都是应该幸福的,不应该烦恼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幸福起来呢?首先就是要做到“心无所住”。

        每个人都习惯了得到与失去。其实人的本性中,并没有这些东西。它有的,只是真正的智慧与清净。很多人通过修行,得到了一些清净,得到了一些智慧,觉得这些都是自己修行的结果,指的高兴。但是大智大觉的佛陀并不这样看。

        佛陀认为,一个人的原始本性中,本就是慈悲、智慧与清净的,因为它与如来的本性一模一样,所以称之为如来自性。人的如来自性中,什么都存在。你认为你“悟”到了一些佛法智慧,你认为你“得”到了一些福报功德,其实在佛陀看来,这些本来就是自己具有的。所以称之为“无智亦无得”。所以,你在世上所做的一切,既不存在失,也不存在得。虽然这句话是针对修行人的心态,但是同样对一般人的烦恼,起到消除作用。

        世上无烦恼,庸人自扰之。你的烦恼,其实也是一种假象。那些烦恼,都是从你的心中,对某些事情的执著所造成的。比如遭受痛苦时,你要想到:这些痛苦都是来成就我的。比如在难过时,要想到:这些难过都是来考验我的心能否清净的。如果你能保持清净,烦恼自消。表面的事情做不做,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你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会发现,世上的一切,都会如同浮云。你在这个过程当中,真的是从没有得到过,也没有失去过。你还是你。

        第三句: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佛说人的烦恼,都来源于人的得不到、放不下。但是所有的得不到与放不下,都是人无始以来所造下的业果,现在只不过是在因缘和合中,偿还这些业果。当业果还尽,一个人就会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就是涅槃。

        佛说如果一个人要靠自己去承受,自己去一点点的偿还,是很难还清的。佛陀曾经举了个例子,就好比地上的海水,如果一瓢一瓢的舀,耗尽你的一生,也无法将海水舀干。而人的业果,即使经历千百劫,也无法还得完。佛陀将十二亿年称为一劫,你花千百个十二亿年,你都无法摆脱你身上的这些业果。

        所有的业果,就是人烦恼的真正来源。它也是造成人对事物产生错知错觉的根源,佛陀称之为“颠倒梦想”。去尽了这些颠倒梦想,人就得到了真正的“大解脱”。很多人觉得,解脱就是死亡,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的解脱,是真正从业果中脱离出来,不再与它有任何牵连。

        要想从根本上去掉这些颠倒梦想,佛陀就将了无数的法。任何一种法,都能彻底地让人得到解脱。反之,一个人只要不断地修行,他就能同时消除自己的各种烦恼。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实践告诉我们,千真万确。同时,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佛经能让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原因。确实是如此。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出现了烦恼,并非是坏事。你如果能找到去除烦恼的办法,就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烦恼,你能解开,你就是智者;如果所有的烦恼,你都能解开,你就是觉者。而从智者到觉者,只需要自己去积累解决的方法而已。所以,佛并不神秘,他只是比你多了一些解决烦恼的方法而已。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318]

  • 你在抗拒什么,你就在强化什么![374]

  • 学会给自己“刹车”[521]

  • 修剪自己[549]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441]

  • 真正懂得“随喜”的人,一定能少烦恼、多欢喜[724]

  • 睡着了就没烦恼了?你想得倒挺美![595]

  • 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障碍[637]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820]

  •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705]

  • 这段话,足够叫醒所有人[738]

  • 你的心,会瓦解一切痛苦和烦恼[792]

  • 看到自己的烦恼,如何从烦恼中解脱?[916]

  • 你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866]

  • 这六种习气,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教你认识它、对治它![1117]

  • 所有烦恼,都有解药[968]

  • 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1079]

  • 如何转化烦恼?正在烦恼的你需要看看![1422]

  •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涅槃境界[2051]

  • 佛并没有涅槃[196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