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8]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4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700   时间:2022-4-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4月7日    佛学研究网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说,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言下之意是学佛首先应该学好儒和道,尤其是中国人),因为儒和道教会你做人,把人做好了,做到了极致,就会接近佛的境界,甚至无师自通佛法,了悟佛的智慧,成为圆通万物无上智慧之精神信仰。

        这正暗合了我原来和一个国学学兄的交流:他说佛是“非人”;我说不是,佛首先是人,其次是超越了人的境界的通透领悟。你看写“佛”字时,也是先写“人”字旁,写好了再写“弗”,意为佛由人来而超越了悟之人——此时已非人,而是“佛”了。

        二

        有人说,佛是虚幻的,不信你求佛,看他(她,它)能给予你什么?你饿了能给你吃吗?你冷了能给你穿吗?甚至你濒临死亡边缘,他(她,它)能拯救你吗?显然不能,因此佛是虚幻的,是骗人的。

        我说,这种比喻和佛法完全背道而驰,和佛的智慧、佛的宗旨、佛的证悟一无干系。佛不是灵验菩萨,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就是佛;佛更不是灵验无比的咒语,你一念就能不劳而获得到一切。这种“佛”不是佛,还真是害人的“佛”;这种对佛的理解当然也是不值一提的错。但这种错很常见,也很恶毒,必须坚决反对,还佛一个公道,给人一个正确认识,度一众痴妄和慧灵之人。

        佛说,我可以说什么都不能给你;也可以说什么都能给你而且已经给了你。我启发你的是内敛苦修精忍奋进,是持戒静定开悟智慧,给予你的是智慧、勇气,精进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能忍受一切又能涅槃而生,迸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进入不可估量的境界和天地。这个境界和天地叫“新生”。而要获得这一切,完全靠你自己的勤奋努力,忍耐和精进,机遇和勇气。

        一句话,我启发你,但不能代替你;真正的佛,就在你心中。如果您坚信这一点,我就会引领你,启发你,加持你,支撑你,让你感受到智慧无边力量无穷而一往无前,度向成功的彼岸。我是智慧和灯塔,在你前方点亮,在你心中燃烧;生活是海,我是船,但划船的,永远是你自己。如果有人要帮你,是我的化身,但只能帮你一时,度过一两个难关;真正走完、走好每一个轮回的,永远是你自己。相信自己,永远相信自己!

        佛说,我的一切教义经卷,一方面向内塑造真正的人,戒定慧为一;一方面向外要人去做工,求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超越;而出家僧尼众身和各修行居士,是维护我智慧,指引人超越的渡人渡己的船,他们把我的一众智慧和体悟传递给你们,指偏修正你们,但真正维护或受我引导,在各自的岗位上就行,有缘出家的出家,有缘工作的工作,有缘生活的生活。

       

        人不能没有信仰,人亦不能没有文化。宗教是一种信仰,亦是一种文化,人应该有宗教信仰和文化。而且有宗教信仰的人生才有皈依,有宗教文化的人生才会完美。生活中不能完成的一切,宗教能帮你完成;生活中能完成的一切,宗教让你觉得完成和获得它们都更有意义和智慧。宗教不分年龄、种族、人群、阶级,都能受用和引领;反之,各色人等,因为宗教,都能聚到一起,聊到一起,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对于在生活中修行或者不知道什么叫修行的人来说,宗教,都能增进他们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人生,最后超越自己的人生。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不分国度,不分制度,不分时代,不分先后,我们都应该学点宗教;对于下一代,宗教意识应该和探索意识、求知意识、节俭意识、竞争意识、助人意识、向善意识和知行合一意识等等一样,都应该成为我们主动、持续培养并使之融汇运用、成为下一代思想、心理和体验的基本要素。

        这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他人,相互沟通的途径和桥梁;更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念想,一个家庭应该有意识培养、一个社会应该主动复制传承的基因和素养。

       

        佛,信仰,宗教,意识,素养,能力。都可以体现在哪里,而且重点体现在哪里,要求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当下。佛说,不理解终极的人,不理解我佛法;不理解当下的人,同样没有真正理解我佛法的精髓。而要从此岸到彼岸,首先要从当下度。这是佛也绕不过去的坎儿,而且我不主张绕过去,直面它,解决它!

        如果说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那么立志成佛,就要从当下做起。

       

        佛法,在生活中;真佛,在生活中,在心中;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常行善事,你当见佛。

        六

        明了人生真义,洞察宇宙一法,“信、解、行、证”之间,明了佛法之完整。

        一僧人说,“世间所有精神和财富的总和,不及一部佛经”;我说,“世间所有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可融入一部佛经;而佛经,亦可生发世间无穷的精神和财富”。佛经,开悟之经典;佛法,非迷信,乃终极智慧之研究和信仰,以及实修实行之启示和引导。

       

        其实,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有这样的胸怀和眼量,我们呢?

        阿弥陀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204]

  •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218]

  •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269]

  • 佛法因何称为妙法[326]

  • 炎炎夏日,从佛法处觅清凉[440]

  • 善法与佛法[731]

  • 佛法世法之界别[705]

  • 什么是外道?[639]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833]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1154]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1034]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1384]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1498]

  • 人生靠什么?[1146]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867]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973]

  • 佛法中的“药”[1411]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1174]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1190]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25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