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5]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0]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7]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1]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59]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1]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1]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7]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8]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人与人最好的关系:始于志趣,忠于人品,久于真心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466   时间:2022-4-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虚情留不住,真心总会在。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

        生命中人来人往,彼此大多成了过客,只有几个好朋友,自始至终在身旁。

        人海茫茫,世上最好的事,莫过于三五知交好友相伴。

        那些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朋友,往往始于志趣,忠于人品,久于真心。

        能够遇见这样的朋友,是我们的幸运和福报。

        1 始于志趣

        26岁的李白,仰慕自己的“偶像”孟浩然许久。

        得知孟浩然在襄阳隐居,便前去拜访。

        此时孟浩然38岁,在诗坛已名声大振。

        他们一见如故,同是少年隐居,文武双全,两人志趣相投,可谓相见恨晚。

        他们常常对酒当歌,好不惬意。

        此时的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赠孟浩然》来表露他的真情: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在他的眼中,孟浩然是一个才情过人、风华绝世之人。

        同是官场失意、壮志未酬,在彼此眼中,他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次年,烟花三月,两人于黄鹤楼再次相遇。孟浩然将要去广陵,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临别时,李白默默看着好友离去,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慨万千道尽离别之意。

        人生几何,能够遇见志趣相投之人,何其有幸!

        傅雷与黄宾虹,一位是翻译大家,一位是画坛宗师。

        两人相差43岁,却是一对真正的忘年至交。

        黄宾虹此前一直勤奋作画,作品却不被人理解与接受。

        傅雷对国画研究很有兴趣,一般多为批评与指摘,却唯独对黄宾虹的画钟爱有加。

        两人艺术修养深厚,有着相似的追求。他们经常书信交流,一个创作,一个评论,相得益彰。

        黄宾虹将自己的画作大量赠于傅雷,超过了60幅,这在画史上极为罕见。

        而傅雷给黄宾虹写了121封信,是除了给他儿子傅聪的信外,他给别人写的最多的信了。

        最令人感动的是,黄宾虹80岁时,傅雷积极奔走,为他举办了首个个人作品展览。

        傅雷还为此次画展写了长达4700多字的介绍,详细解说了黄宾虹的绘画特征和艺术风格。

        他对作品的分析精准到位,深得黄宾虹的赞同,展览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红尘俗世中,若能遇见与自己灵魂相似、志趣相投的人,一同前行,这一生足矣。

        他欣赏你的才情,你懂他的不易;他用心帮你实现梦想,你也甘愿为他努力,你们彼此用真心丰富了各自的生命。

        听过一句话:“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遇见了一个懂你的人,无须千言万语,早已心有灵犀”。

        那些生命中真正的朋友,在相遇的瞬间,就仿佛注定了一辈子。

        彼此的心灵,早已相互懂得,早已合二为一。

        2 忠于人品

        看过一句话,深深认同: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与人品好的人交往,总能感受到满满善意,他们让人觉得踏实可靠,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靠近。

        春秋时期的齐国外交家晏子,对待朋友恭敬有礼,一旦认定某个朋友,终生不会改变。

        北郭骚是晏子同时期的齐国名士。因家境贫寒,北郭骚无力奉养老母。

        于是他慕名前去拜访晏子,希望得到一些粮食,能够奉养母亲。

        晏子久闻北郭骚大名,很想与他结交。他不但热情地接待了北郭骚,临走时,还送给他很多粮食和金钱。

        北郭骚谢绝了金钱,收下了粮食,两人从此成为很好的朋友。

        不久之后,晏子受谗言,被齐景公猜忌,逃亡他国。

        临行时,晏子路过北郭骚家,进来告别。

        晏子跟北郭骚讲述事情的经过,北郭骚却神情淡然,只是说了句:“请好自为之”,便不再说话了。

        晏子有点怅然若失,默默离开了。

        谁知,晏子走后,北郭骚却找来自己的朋友,对他说:“我仰慕晏子的道义,与他相交。如今他被无端猜忌,我将用我的生命,为他洗清冤诬。”

        之后,北郭骚换好衣冠,请朋友携剑和竹匣,跟随其后,前往皇宫,拜见齐景公。

        他对齐景公慷慨激昂地说:“晏婴是名闻天下的贤相,因他在,其他国家畏惧,不敢侵犯。若他出亡,齐国必遭侵犯。我不想看见国家生灵涂炭,我愿用我的生命,为晏子洗清冤屈。”

        说罢,拔剑自刎身亡。

        齐景公见此情景,非常后悔。他于是亲自驾车,在边境追回了晏子。

        当晏子得知北郭骚竟然舍弃自己的生命,来证明他的清白,他为曾经误会北郭骚感到痛心疾首,悔恨不已。

        古往今来,所谓真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看人品。

        人品好,待人始终如一,与这样的人交往,一辈子都踏实。

        3 久于真心

        很喜欢一句话:虚情留不住,真心总会在。

        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能够走到最后,凭的就是一颗真心。

        真正的朋友,不过是一片真心。

        危急时,他奋不顾身,为你两肋插刀;忧愁时,他相伴左右,为你分忧解难。

        北宋时期,范仲淹与王质是知交好友。王质仰慕范仲淹的才情,经常向他请教诗文,范仲淹也很乐意与他交流。

        后来,范仲淹因主张改革,被贬出京。朝廷开始大肆清算范仲淹的同党,因此很多官员都唯恐避之而不及。

        当时,只有王质一人挺身而出。他身患重病,却依然拖着病躯,冒着诛九族的大罪,将范仲淹送出了城。

        范仲淹抱着一片真心,他落魄时,王质甘愿千里相送;而王质亦是一片真心,无论何时,他对朋友无愧于心。

        真正的朋友,言语可能不太多,但是遇到事情,他永不缺席。

        作家刘白羽和患重病的儿子,到上海看病。

        最终,儿子的病情不见好转,他只得让妻子带病危的儿子返回北京。

        母子俩回去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焦躁不安。

        巴金得知此事后,很怕有噩耗传来,担心刘白羽受不了,便去看望他。

        来到刘白羽的病房,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陪着,等待消息。

        那头电话打来,母子俩平安到家,他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临走时,刘白羽紧紧握住巴金的手,不停地感谢。

        巴金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这一生,有多少人愿意在你难受时伴你左右,陪你坐一坐?

        人活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眼花缭乱,但这一生直到生命的终点,也只有那么几个知心的好友,还在你的身边。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最珍贵的财富,唯有好好珍惜、感恩,让友谊长存于心间。

        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容不下虚伪的感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244]

  • 水不饮,不知冷暖,人不处,不知好坏[303]

  • 众生为镜,助我照见生命的无限可能[389]

  • 三句话看清一个人,一看一个准[483]

  • “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444]

  • 好的关系里,都有一个会说话的人[467]

  •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633]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601]

  •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扰你了![562]

  • 什么是沟通?[872]

  •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553]

  • 最好的感情,不在远近,只在真心[690]

  •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654]

  •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相互麻烦,彼此感恩[799]

  • 亲密关系中,最深层的洞见是你和自己的关系[759]

  • 只有改善与自己的关系,才可能与别人建立起真正良好的关系[750]

  • 与亲人最好的关系是:相互麻烦,彼此感恩[886]

  • 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904]

  • 真正的宽恕,是你“经验”了痛苦之后,自动发生的![832]

  • 人是叫不醒的,只能痛醒[93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