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8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9]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80]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一生,总在得失之间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23   时间:2022-4-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从得到生命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一生,都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徘徊。

        得到了,不必狂喜;失去了,只用惋惜一小下。

        得失随缘,闲淡由之。

        因为有时,得到本身就是一种失去。

        生就男儿身,便失去了女儿态;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

        选择了某种职业的艰辛,就体会不到另一种职业的责任;拥有了喧嚣的城镇,就丧失了寂静的山村。

        有了安全的港湾,就没有求索的漂泊;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

        而失去也一定伴随着得到。

        辛苦带来收获,泪水领略人生百味,挫折引领成功之路,遗憾又不失为另一种美丽。

        仗义疏财,得到人心;肝胆相照,得到知心;淡泊名利,得到安心;清心寡欲,得到舒心。

        得到和失去,有时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

        如果能看懂得失,生命就会增加很多乐趣。

        一个画家在家中有午睡的习惯,身心健康、逍遥自在。

        一天,他有两幅画突然卖了很高的价格。

        他只要想到银行卡上一长串的数字就激动不已,无法按捺自己的心。

        随后,由于这点名声,他越来越忙,出入沙龙饭局,非但午睡没有了,晚上还经常失眠,身体越来越差。

        过去他作画喝茶,活在淡泊的世界中,从不为睡眠而发愁,他活在天堂;自从名利来了,他一脚踏入了地狱。

        画家开始怀念以前的生活。他试着让自己在名利和淡泊之间平衡。

        于是他关门谢客,推掉大部分饭局,尽力让生活恢复从前的步调。

        尽管忽然而来的冷落让他有点不习惯,但是渐渐地,他居然重新找回了久违的恬淡内心。

        画家得到了名利,却失去了本心;待他舍去名利,内心的宁静在不知不觉中回归。

        得失总是这样,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身份的转换。

        我们在贫穷时渴望财富,却不知拥有财富之后的生活,未必如我们的想象。

        所以有时候,把得失看淡些,比得失本身更加重要。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总有人长嘘,得不偿失;总有人短叹,失之交臂。

        但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

        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

        就算我们拥有一千双鞋,也只能穿一双。

        何不把得失看淡些,宠辱不惊来去无意,心中宁静,优雅随之。

        就像星云大师说的:“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

        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

        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

        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

        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220]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284]

  • 真正“随缘”的人,躺不平[444]

  • 种好“三田”,让人生越来越顺![354]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436]

  • 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357]

  • 人与人合不合,就一个字![445]

  • 人生最好的状态:晴耕雨读,安然自得[564]

  • 人生守恒定律,读完瞬间清醒[352]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471]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481]

  • 人生短暂何苦为难自己,学会“除法智慧”化解千千心结[491]

  • 越是难熬,越要体面[423]

  •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将开始。[581]

  •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523]

  • "活着,为了什么?" 聆听四位大师的领悟[714]

  • 茶,是灵魂的家[605]

  • 人生靠什么?[749]

  •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704]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8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