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78]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4]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8]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8]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
     
    [ 作者: 太虚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1355   时间:2022-5-1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5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欲知佛法之真价,须先知佛法之为何。

        “无上正遍觉者”谓之佛。已得无上正遍觉者,对于一切能得无上正遍觉而未得之者,为令悉得觉故,如其所证所由证而施设之法,谓之佛法。故佛法者,佛所施设之法也,能成于佛之法也,成佛所证之法也。

        然佛法之真价值究安在欤?

        在明天地人物之事理而令吾人得一立身处世之准则乎?曰:然。然此犹人道伦理之所共,未为佛法之真价也。

        在发明众生世界之因果而令吾人得一超人入天之途径乎?曰:然。然此犹神道宗教之所共,未明佛法之真价也。

        在发明一切法无我、无为寂静、有为无常、有漏皆苦,而于三界得解脱乎?曰:然。然此虽为佛法之所独有,犹是二乘之所共,未穷佛法之真价也。

        然则佛法之真价究安在欤?曰:佛法者,佛法也,在得无上正遍觉而成常乐我净之德耳。

        夫常乐我净者,一切有心之所同好,故凡一切有心者,莫不好真常、好美乐、好胜我、好善净也。然以迷倒故: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终不能成常乐我净。已得无上正遍觉者悯之,为欲令得无上正遍觉故,方便遮除彼计非常乐我净为常乐我净之迷倒,以是为说无常、苦、空、无我。劣慧闻之不达方便,遂执无常、苦、空、无我为佛法之真价,而不知其在常乐我净也。

        由是观之:佛法之真价在能得无上正遍觉,以真实成就圆满一切有心者所同好而百计不获之常乐我净也,明矣。故佛法独能满足一切有心者之所同好,而使之毫无遗憾者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667]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554]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791]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745]

  • 人生靠什么?[749]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428]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594]

  • 佛法中的“药”[898]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800]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803]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895]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907]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783]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763]

  • 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684]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166]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953]

  •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1031]

  •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2070]

  •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145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