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4]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5]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过往淡然,当下安然,未来坦然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273   时间:2022-7-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在网上看到这个问题:“如何清醒地过好这一生?”

        曾国藩有16字箴言,正好可以作答:“物来顺应,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既过不恋。”

        在这喧嚣嘈杂的人生中,最大的清醒莫过于:过往淡然,当下安然,未来坦然。

        01 过往淡然

        人们总是不自觉,将过去的所有,全部投射进思绪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其所累。

        可是,岁月不语,往事已旧,唯有淡然以对,才能描摹崭新的生活。

        因对过去太深情,才子纳兰容若,30岁英年早逝。

        纳兰容若和第一任妻子卢氏,感情十分甜蜜。

        卢氏却是红颜薄命,二人婚后三年,因病撒手人寰。

        爱妻早亡,纳兰容若在抑郁中哀叹:“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他在怀恋的惆怅中再次娶妻,可怎么也找不回,和卢氏在一起时的那种快乐。

        过去的点滴似被月光镌刻进了心里,总也无法抹去。

        他痛苦的想念着卢氏,相思成疾,渐成沉疴。

        在卢氏病逝的十一年后,纳兰容若写下:“零落鸳鸯,十一年前梦一场”,便撒手人寰。

        其实,没有不可逾越的悲伤,没有不能跨过的沉沦。

        将过去留在身后,向前看,便能愉悦地出发。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次,他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朋友不解地问:“你为何把这些门都关上?”

        乔治微笑着回答:“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这对我来说,是必须做的事。因为当我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我又可以重新开始。”

        从昨天的风雨中走来,无论有多少痕迹,酸楚、甜蜜,都应留在过去。

        岁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味地沉迷于过去,是慢性自杀。

        莫言说:“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过往既是过眼的云烟,那就让风统统吹散。

        既过不念,有何可忧;不再纠结,心自敞亮。

        扔掉过往的包袱,清醒的整理行囊,蓄势待发。

        02 当下安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餐后,有人请佛陀指点。

        佛陀邀请他进入室内,耐心聆听,这个人滔滔不绝的讲着心中的苦闷与担忧。

        直到佛陀举手示意,此人才住了口,想听佛陀有何高见。

        佛陀问:“你今天吃早餐了吗?”

        这人点点头。

        佛陀再问:“你洗过早餐时用的碗盘吗?”

        这人再次点点头。

        佛陀接着问:“那你有没有把碗盘擦干?”

        “有的,有的,”此人不耐烦地回答,然后说:“现在,可以帮我解惑了吗?”

        佛陀说:“你已经有答案了”。

        此人略有所思,渐悟佛陀的意思:全神贯注于“当下”,才是生活的重点。

        朗费罗说:“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回不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珍惜眼前的一切,方能悠然自在。

        珍惜现在,踏实过好每一天。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一天,永远是今天。

        法国著名画家柯罗,十分珍惜眼前的时光。

        有一次,一位青年画家来到柯罗家里,拿出自己的作品,请柯罗指点,柯罗指出了对方作品中几处不太满意的地方。

        青年画家很感动,连忙表示:“谢谢您,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道:“为什么要等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天就死了呢?”

        是啊,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活在当下,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

        晨起暮落的生活,柴米油盐的日子,皆是眼前的美景。

        如《金缕衣》中所写:“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时一心,不负现在,才是最清醒的幸福。

        一心一境,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安然地走在路上,微笑着不负当下。

        03 未来坦然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

        小说《边城》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翠翠对即将到来的雷雨感到害怕,同时也为爷爷日渐衰弱的身体感到担忧。

        爷爷却安慰她说:“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

        所有将来的,好的,坏的,终会以它的方式到来。

        路遥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如果时时都在为未来担忧,就不能享受美好的时光。

        一切交给时间,是什么就是什么,早晚都到,无需恐慌。

        保持清醒,顺其自然,迎接不确定的未来。

        把未来的事挪到当下,只是徒增烦恼。

        “杞人忧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何必为不可能发生的事烦恼,天不会塌下来,就算天真的塌下来,忧愁也不是办法。

        想起这样一句话:“不要预先担心未来的事,如果事情没发生,就白担心了;如果事情真的发生,岂不是烦心两次!”

        不被忧虑裹挟,不被畏惧羁绊。

        全心全意,迎接扑朔迷离的未来,不管它以何种方式降临。

        坦然目视前方,遍地开满鲜花。

        过往的波澜,淡然一笑;

        当下的时光,安然享受;

        未来的起落,坦然面对。

        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从现在开始,清醒地迎接每一天。

        守护着初心,辛勤地耕耘,开出属于自己的姹紫嫣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凡事提前五分钟[178]

  • 人生最贵的是什么 ?[251]

  • 心烦的时候,请牢记这三句话[463]

  • 我问人生![590]

  • 十问时间[626]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707]

  • 世界上最昂贵的一种药,仅两个字,治愈无数世人![686]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70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841]

  • 2023:别爱太满,别睡太晚,别管太多[811]

  • 时间比眼睛更会看人[1007]

  • 记住这四句话,立即把自己带回真相![1120]

  • 佛说: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1141]

  • 打坐,不要被时间空间的观念困住![1238]

  • 眼睛识人面,时间验人心[1311]

  • 时间从来不语,却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1379]

  • 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这三样东西没有人留得住[1407]

  • 如果觉得人生很难,不妨进来看看[1338]

  • 真正修行人,为什么从不去社交?[1581]

  • 永远不要耽误自己[140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