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7]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9]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净慧长老说做人最基本的六条准则,无论有没有信仰都该看看
     
    [ 作者: 净慧长老   来自:网络   已阅:1393   时间:2022-8-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8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有很多人一听佛教就以为是迷信,这种误解依然需要漫长的岁月去澄清。对所有学佛者来说,关键是要明白学佛是为什么?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真可能成为一种迷信。学佛最终是为获得解脱、出离生死,但前提是先做一个好人。

        如果学佛之人连好人都难以做到,恐怕也不容易得偿所愿。如何做一个好人呢?禅宗巨擘净慧长老曾提出,要做好一个人,至少应该达到六条准则。

        文/净慧长老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的做人做事当中。我们学佛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

        好人的标准就是向善、向上:向善就是不做坏事,只做好事;向上就是做好人,做圣贤,做伟人,成佛作祖。

        无论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作好一个普通人,至少要达到六条标准。这六条标准把信仰、伦理、人性、实践、能力等各个层面都包括进去了。其具体内容就是:

        第一要知因果

        不懂得世出世间的因果,一切事情都无从说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因果是一切社会道德、伦理、人性的基础。没有因果,这一切东西都无从建立,或者都将土崩瓦解。知因果虽属于信仰层面的事情,但它却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就个人而言,没有因果信仰,人生就无法圆满,断恶修善、断惑证真、转凡成圣就失去了动力。就社会而言,没有因果信仰,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等就失去了维系。

        一个社会只有具足健康的宗教精神,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才有保障。这是一条为古今中外一切国家、社会和民族所证明了的真理。任何一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如果忽视了这一条,他的思想就无法圆满。当然,因果的道理很复杂。一般人也承认因果,但只限于一世因果,不承认有三世因果,而三世因果恰恰是因果信仰的核心。要让社会上的大众接受三世因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做很多的宣传工作。

        第二要讲良心

        良心是什么?良心就是“知恩报恩”。要报四重恩:国家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这四个方面的恩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四恩当中。即使我们死了,把骨头烧掉了,我们还是没有离开四恩。

        为什么呢?你还要占一块地方装骨灰盒!就算你把骨灰洒进了大江大河里,那也是国家的呀!所以说,我们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国家的恩德,其他的恩德亦复如是。因此,我们要以良心来对待这四恩,要以良心来对待一切关怀过、养育过我们的人,他们都对我有恩。推而广之,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我也要以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为什么说一切众生都对我有恩呢?佛经上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一切非人类的众生,无始以来都曾经与我互为父母兄弟姊妹。

        所以对一切众生,不管是恩人还是仇人,我们都要存有报恩的心,一律要以良心来对待。我曾经讲过多次,良心说到极处、究竟处,要以宗教来做保证,否则这个良心是空洞的。良心可以说是人生的根本、人性的内涵,没有良心,人性就不圆满。

        第三要守道德

        从社会角度来说,遵纪守法是道德;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遵守清规戒律也是道德。我们既受四恩而活,因此,我们反过来应该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承担起各种责任和义务,这是理所当然的。承担责任和义务,是守道德的最主要的表现。

        第四要立志向

        立志向在佛教里叫做“发愿”。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毕生的精力朝着这个方向奋斗,这是我们立世和做人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目标,有了这个人生的目标,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出偏差。你所做的一切才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目标不清楚或不正确,走上了与社会相对立的道路,他们的行为不但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做一个好人首先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一个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第五要养识见

        要培养自己的识见。识见不仅仅是知识, 它比知识更实在。识见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发愿中来,从学佛中来。有些人很有能力,但是识见不够:他们的心胸不够宽阔,做事不大度,待人没有气量,小家子气。识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省,跟自己的我执习气作斗争。识见是后天修持的结果,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出一种好的识见。

        第六要充才干

        充实自己的才干,这是一个很实际的东西,属于能力方面,它需要我们在实际事务中去磨练自己。一个人没有才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有才干,又有识见,又肯奉献,这样的人才是圆满的人,才是堪当大任的人,才是一个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人。

        以上我提出的这六条,不一定很全面,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一个参考,万一你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第一条你做不到,按照下面的五条去做,也同样可以称做一个好人。但是它不稳定,因为它没有基础。真正要做一个向善、向上的人,就一定按照这六条准则来完成我们人生的修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283]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303]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醒悟了![627]

  • 少年择高处立,中年就平处坐,老年向宽处行[585]

  • 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585]

  • 纯一法师:禅的新时代阐释与当代价值[810]

  • 什么是禅?净慧长老:满天星斗、运水搬柴[925]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813]

  • 《滕王阁序》经典八句话[695]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56]

  • 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1033]

  • 做人,有事不怕事,没事不惹事[1148]

  • 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1069]

  • 净慧长老:六祖大师“二种三昧”[1386]

  • 净慧长老:精神能源的保护与开发[1503]

  • 净慧长老:做人的六条标准[1556]

  • 牢记3句话,学佛路上会越走越顺![1352]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1396]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2152]

  • 净慧长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为《弓和禅》一书所写序言[158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