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2]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29]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39]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38]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59]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0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慈悲平等,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 作者: 眯眼老鱼   来自:师父曰   已阅:1171   时间:2022-8-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8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在中国禅宗史上,青原行思禅师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相传他是六祖惠能最得意的弟子,菏泽神会和石头希迁都得到过他的指点。

        然而关于他的史料却并没有很多,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也许从流传下来的禅门公案的只言片语里,我们可以窥见一丝行思禅师的“真性情”。

        1

        行思和尚离开曹溪后,惠能禅师不止一次忆起这位文质彬彬的晚辈。

        越想就越觉得,他和自己真像啊。

        惠能想起许多年前,自己还很年轻的时候,只身前往黄梅,向弘忍禅师求法的那段日子。

        那时,他默默无闻,每天都干着劈柴舂米的粗活;

        如今的行思和尚,也是个话不多的人,“每群居论道,师唯默然”。

        那时,他第一次与弘忍的对话,讨论的主题是“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如今的行思和尚,与自己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不落阶级”;

        而行思本人的观点,是“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

        你看啊,这“佛性无南北”与“没有阶级之分”,难道说的不都是一件事儿,讲的不都是一个理吗?

        于是惠能嘴角微扬,欣慰一笑,这大概就是“吾道不孤”的感觉。

        2

        惠能和行思的身份,其实差异还是蛮大的。

        惠能出身岭南,幼年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终日以卖柴为生,家境很是贫寒;

        而行思的家族,可以上溯至汉代宗室,他应该算得上名门望族后裔,也许其祖上曾有过耀眼的辉煌,如今却早已物是人非,落魄而凄凉。

        两人自小的见闻未必有相似的地方,经历想必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社会不公与人情冷暖,体会过这个不完美的娑婆世界带给人的伤痛与遗憾;

        于是,受人鄙夷的南蛮獦獠与遭人冷眼的落魄贵族惺惺相惜;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探讨“人”本身的问题上;

        这大概就是佛法中“众生皆有佛性”投射于现实的意义吧——让社会消除阶级,变得更加公平合理;让众生不再迷惘,佛性得以显现,这本就是生而为人的最纯粹且值得向往的理想。

        3

        离开曹溪的行思和尚回到了江西青原,他在山中寺院默默修行,收徒讲法。

        他传承着禅宗的顿悟理念,同时也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不易让人的理解的“禅”。

        为此,不知不觉中他改变了许多,变化最大的地方,便是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话不多”的僧人了。

        对来访问禅的人,行思从来都不吝言辞,并且总是用温和朴素、循循善诱的语言,进行着关于实际生活的最脚踏实地的对话,引导或打断人们的思绪,以期了悟内心,认清自我。

        他不像南岳怀让—马祖道一那一脉的僧人,动辄掐人鼻子、踩人脚趾头,甚至挥拳劈掌揍人;

        他的禅风是和睦温柔的,你能在他和你的对话里,体会到智慧与活泼,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毕竟,生活里有狂风暴雨的日子,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刻,如果说这“禅”本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发现它的途径一定可以是丰富多样的。

        也许从外在来看,对话的冲击力未必比得上激烈的“棒喝”,但如果能够“直指人心”,对话又何尝不失为一种妙招呢?

        某种程度上讲,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这两系的僧人,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着殊途同归的努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后世禅宗的“五家七宗”,才各有各自的魅力,各有各自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性格迥异的僧人们,在寻找那条适合自己也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多了一种选择。

        4

        某天,有人问青原行思:“如何是佛法大意?”

        行思当下反问:“庐陵米作么价?”

        “山下的大米现在卖多少钱一斤呀?大家伙每天都能吃饱饭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了?”

        恍惚间,行思的反问变成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回答,回答着“佛法真意”的问题,也回答着“生活真意”的问题;

        恍惚间,人们仿佛听到了曾经的《古诗十九首》里,那句质朴而真切的嘱托: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恍惚间,人们似乎穿过时光的限制,看到千百年后的年轻诗人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是啊,佛法从来不该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它应该就在这世间,在人们的一粥一饭里,在你我的心思与情绪里,与这个无边的世界息息相关,也与渺小的我们息息相关。

        所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在生活中不必遭遇“人有南北”的偏见,愿你在人生路不会遇到“阶级不同”的困扰,也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参考资料:
        1.王路平:《论中国禅宗的缘起与嬗变》,贵州社会科学,2001.02
        2.刘云鹤《青原禅系初期教育研究》,2019.06
        3.王洁:《石头宗的早期历史与思想——回归禅宗传统“两系说”》,佛学研究,2021.01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36]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话,以免被人当傻子欺负[139]

  • 世界上最昂贵的一种药,仅两个字,治愈无数世人![324]

  • 内心强大的人,是治愈一切的良药[314]

  • 世界微笑日:你的微笑,治愈一切![311]

  • 慈悲的力量[393]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533]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580]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719]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86]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632]

  • 星云大师圆寂,千字遗嘱表达一生志愿![725]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688]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997]

  • 佛说:这五种人是“非人”必须远离……[851]

  • 弱者诉苦,强者自渡,圣者渡人[709]

  • 跟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571]

  • 好心态,是治愈生活的良药[837]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795]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77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