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47]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3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2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90]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104]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2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81]

  • 学会哄自己开心[16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85]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一个和尚的山居感悟:特殊时期,不妨放下一些东西
     
    [ 作者: 正慈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665   时间:2022-9-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中秋假期已经结束,这个假期您是怎样度过的?是回家与家人团聚、与朋友出去旅行了,再或者因一些原因无法出门,宅在家中哪儿也没去?

        被一道门困住,我们的心似乎无法宁静,但是,一道门岂能困住我们的心?在这个秋日里,我们拥有着同等的时间、同样温暖的午后、同样的朝霞与彩虹。

        正如正慈法师2020年在文中说的那样,“在安闲的日子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让我们给心腾出一点空闲,一起阅读这篇散文吧。

        文/正慈法师

        在这个看似安闲的时刻,我们不妨也就安闲一把来消遣时间,想到当年读《千家诗》里朱熹的一首诗: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人写的是他当时的一种心境,在这禁足闭户的非常时期,我们不妨干脆放下一些东西,让自己真正的,安安静静的,思考一下,反省一下,就像佛教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在这样一个时期,不能出门,也不能做什么,但是我们的思想不会停滞,想法也不会终止,倒不如学学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底是个什么境界,让自己的心真正得到一刻安宁和安顿,让自己在苦闷的时刻,通过磨练。

        也不妨转念一想,就像藏学法师写的一本书叫《转眼看世间》,试着开始转化苦闷和烦恼,转过来了就会智慧无穷。能够在这个特殊时期坚持过来了,熬过来了,这不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吗?我们能够坚守住,能够坚持住,能够放平心态,能够平和一些去读读书、抄抄经,甚至借助网络等形式去沟通交流,等到疫情过去了,看到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山河大地依然十分的美好,如果还能拥有这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就到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境界,那时的心情就不一样了,我们经历过了,熬过来了,苦过来了。

        再仔细想一想,在家的人过得还是好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有国家的供水、供电,甚至空调都有保障,还有吃的,虽然吃的没有平时的好,但相比漂泊在外回不了家的人,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些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人在短短的一生当中何曾不经历一些这样的事呢,只不过如今碰到了这一场突发的,莫名其妙的疫情,谁也没办法,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希望,中国到了现在应该说基本都好起来了。然而,再看看国外,这个世界又被疫情困住了。

        意大利一位市长说,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没想到现在空空旷旷,偌大的一座城市却没有人活动,讲得他自己竟然落下泪来。

        凡此种种也让我们渐渐明白,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背后都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在支撑着,如此我们才能过上平和、安宁、天下太平的日子。这样想来,苦难也就不算什么,苦也就不觉得苦。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会不会经历一些艰难和困苦,这个谁也难说。

        近来经历的所有不更像现身说法吗?用苦难告诉我们一切都来得不容易,一切都需要我们珍惜,需要好好把握人生,好好善待自己,更加努力做好自己,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付出的人,甚至是在灾难中逝去的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才能更好的去面对这个人世间。

        我始终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间也是美好的,所谓的美好,都是靠自己点点滴滴积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坐享其成等来的,而是靠付出、奉献、努力才得到的。虽然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这不就是人生吗?人生就是苦乐参半,这才是人生的真相啊,因此,唯有奋起,努力,唯有自强不息。

        辛弃疾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只有经历了,人生也就有了故事,虽然故事不是很美好,但是也并不见得坏到哪里去。每个人都是要经历的,我们这次非但真正的成为一个历史见证者,还要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唯一过不去的坎可能就是自己的内心,这个心坎过去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就像我们当下经历这么大的灾难,依然能扛得过去。

        一切的快乐源自于内心,一切的快乐源自于我们的努力,还有后天的勤奋与坚持。

        诚如经典上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也正是古人所讲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历过就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什么是最宝贵的。我们会去真正善待自己,善待身边的人,善待亲朋好友。更会去好好地学习,好好地修行,这样的人生就过得更加的心安理得。就像度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一样,要安闲下来,能安闲处且安闲,不要让自己把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问题上。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个人真正走向强大,要经历三次放下[250]

  • 佛说苦与乐,如何“离苦得乐”[298]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408]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270]

  • 当你放下后,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424]

  • 慈悲观的感悟[471]

  • 只有放下,才能做回自己找回自己[645]

  • 佛家看得开,儒家拿得起,道家放得下[680]

  • 把你翘起的腿放下[621]

  •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616]

  • “心灵枯竭”的根本原因:你认为你是自己的心智[731]

  • 一首禅诗一种感悟,在禅诗中寻找平静的力量[697]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812]

  •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1050]

  • 师父给你三个忠告:轮回的世界里,不要跟人抢道具![1092]

  •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978]

  • 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断联,而是做到“三不”[895]

  • 当问题解决不了时,不如先放下,宇宙自然会给你答案![919]

  • 当你放下后,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这是真的![1013]

  • 这样能帮助你看得破、放得下,活得愉快一点[110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