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5]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9]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大处难处看境界,小处细处看修养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074   时间:2022-9-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人生有四件事是无法挽回的:说出去的话、射出去的箭、过去的时光、错过的机会。

        世间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之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在人生的大方向上,关键的转折点上,应对人生困局方面,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决定了他的成就,因为境界高低由他的品行、眼光与知识决定。

        人生除了大江大河,还有涓涓溪流,在人生的小处、细节处看一个人,则看他的修养。

        人的修养在小处,细节处主要有三方面: 

        一、话在口中滚三滚

        《礼记》上说,“不失口于人”,意思是说话谈吐要谨慎,不要出口伤人,应考虑听者的感受,话出口前,在口中滚三滚,考虑一下再说出去,不要说话不经过大脑。

        在古人看来,人生有四件事是无法挽回的:说出去的话、射出去的箭、过去的时光、错过的机会。而其中,说出去的话是居于首位的。

        当人处于压力下,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一时情绪宣泄,对别人使用了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我们的压力虽然得到一定的释放,却伤害了对方,让听话者尴尬、伤心、反感,甚至愤怒。如果对方再对伤害进行反唇相讥,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对话氛围就毁在了一时的口不择言上。

        二、怒在脸上遮一遮

        《礼记》上说,“不失色于人”,意思是喜怒克制于心,不常外露在脸上。

        在面对关系较远的人,我们还注意控制情绪,而对亲近的人,越是亲近,越容易肆无忌惮,越容易发脾气,容易任性与冲动,也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互相的伤害。

        然而可悲的是,有时我们总是花大力气,费大心思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人际关系,却往往忽略了如何善待最亲近的人。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因此也就造成了对待至亲时无所顾忌的态度。

        有些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将自己的情绪与脸色不加节制地丢给了家人与知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能理解,必须去包容,却往往忽略了情绪承受者的心情。

        孔子说孝敬尊亲最难做到的是“色难”。“色难”难在何处?难在虽有一颗恭敬的心,却难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如今的我们,虽无法做到事事和颜悦色的恭敬之态,但在对待至亲与知己时,懂得控制情绪,不要失态,才是真正的爱亲敬友。

        三、行在足上顿一顿

        《礼记》上说,“不失足于人”,意思是在人前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端庄,举手投足要有分寸,不要有失态的表现。

        无论是在家庭中亦或是在挚友前,每个人的思想状态都是最放松的,也就是在最为自然状态下显露的行为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所以在亲人和好友面前可以放松,但是不能放肆。

        为人父母者,在生活中应起到的是榜样作用,孩子在成长中会潜移默化学习父母或长辈的言谈举止,正是在生活中的细微行为给予下一代的是不可估计的影响,这往往比有声教育来得重要、来得深远。

        人全部的烦恼都缘起一个“俗”,被功名利禄、人情关系、酒肉情色……太多世俗的东西遮盖了生活本来的面目,困扰着自己难以自拔,也让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丢弃了自我。

        唯有不断突破自我,加强品德修养,达到高的精神境界者,才找寻到生活之真谛,在污世中得一片世外桃源。

        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境界,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更加丰盈和强大,让生命更有价值,让生活更有意义,让人生更加精彩!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304]

  • 人生的最高境界:独[300]

  • 一切境界,皆可作​「增上缘」[369]

  • 人生需要六面镜子![337]

  • 独处,是一种境界![357]

  • 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让别人为难[345]

  • 慈悲的四重境界[434]

  • 人的修养,体现在言谈的细节上[646]

  • 找准自己的位置[574]

  • 眼界是最大的财富,精致是最好的修养[635]

  • 情绪稳定的背后[520]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660]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857]

  •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628]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904]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928]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718]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792]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92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