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3]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3]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2]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94   时间:2022-9-25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却足足讲了22年!

        四祖道信禅师曾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世间之事,皆在于心。

        当你读懂了《心经》里的这三句话,就有了改变人生的神秘力量,必将福气盈门。

        01 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苦难重了、事情大了,走不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心还困在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遭人陷害,后来冤案虽被平反,但他已经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终日不开心,总是骂骂咧咧:“我真倒霉,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大牢里荒废了。我吃了那么多苦,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六十五岁时,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

        慧通禅师前来看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何苦耿耿于怀呢?”

        他气若游丝,仍喃喃道:“大师,我是被冤枉的,如何释怀,那个人把我的人生都毁了。”

        禅师摇摇头:“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牢。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一个人一直放不下过往,总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哪怕身体自由了,心却始终困于囚笼。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物有生有灭,皆是梦幻泡影,所有的痛苦,并不在于外物,而是源自内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笼,就能走出挫折、困难的迷雾,真正获得自由。

        而生活中,因名利斤斤计较,为得失耿耿于怀,看似是被生活折腾,其实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长,快乐本就不多,何不放开怀抱,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幸福的新生。

        02 你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书生学业相当,都有望考取进士,于是他们结伴上京赶考。

        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只小鸟摔下来,死在他们脚边。

        高个子书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

        矮个子书生心里咯噔一下“鸟落在地上,岂不是‘落第’吗?”

        他看着鸟沉默许久,而后才追上高个子。

        到了京城,他越来越郁闷,满脑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结果,考试那天,他心中被“落第”纠缠,答题毫无思路,最终名落孙山。

        而高个子书生,一心高中,答题行云流水,果然金榜题名。

        不相干的事,一个没当回事,一个瞎想事,最终结果天差地别。

        《心经》有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外在的环境,遇到的事情,都是虚幻的,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定义它的是我们的内心。

        心就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世界的样子。

        一旦有了妄念,心镜就扭曲变形了,成了哈哈镜,让世界失了真。

        这便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明心,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们每天都在遇事,若是内心无明,则看不清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最终就会搬起莫须有的石头,砸疼自己的脚。

        相反,遇事少想些,多专注于起初要做的,则能安然以对,过好小日子,收获大幸福。

        03 心越清净,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给他的母亲过八十大寿,请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唐伯虎提笔便写:“这个女子不是人。”

        这个人很生气,心想“这个唐伯虎居然骂我妈,早知道不叫他题了。”

        过了一会儿,唐伯虎慢悠悠地,边喝茶边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个人,一下子又开心起来,“写得太好了,夸我母亲是仙女。”

        唐伯虎接着又写:“养个儿子会做贼。”

        这个人又难受了“竟骂我是贼。”

        最后,唐伯虎写了句:“偷得仙桃供母亲。”

        这个人的心情又雨过天晴“写得好!说我到天宫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

        故事虽然夸张,却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话还没说完,事情还在发生,我们就坐不住了,情绪就上来了。

        落在纸上三两语,听在耳中一席话,轻易就能搅扰内心,弄丢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样子,纠结他人给的选择,完全忘记自己是谁、究竟要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一事无成。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净。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情绪不受凡俗影响,行事不因变化波动,坚守内心的清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无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嚣处不慌张,拥挤处不迷茫,福气也就来了。

        心若清净了,万事就简单了。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境广阔的人,不论外界是晴是雨,内心都是天高云阔,总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难。

        这便是般若心,能装下世间无穷美好,收获人生旅途珍宝。

        正所谓“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读懂了《心经》,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叶一菩提中,绽放人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248]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262]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297]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他不是“御弟哥哥”,他是“玄奘法师”[264]

  • 念《心经》的九个层次[487]

  • 《心经》的心理疗愈功能[321]

  • 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318]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604]

  • 所谓幸运,就是你有能力改变自己[504]

  • 以心经说禅行[653]

  • “观自在菩萨”是谁?他在观什么?[762]

  • 当菩提达摩被问到:什么是佛的头脑?[657]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789]

  • 北大老教授把学佛几十年的亲身体会浓缩成了“三句话”[888]

  • 人人生而不同,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731]

  • 一个人开心的3把钥匙[724]

  • 记住这四句话,立即把自己带回真相![748]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这4句话中[752]

  • 烟月不知人事改[800]

  •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9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