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0]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6]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54   时间:2022-10-1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0月19日    佛学研究网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呢?一、选择适当的因缘,不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布施。二、以至诚心亲自供养布施,不假他人。三、所施之物是洁净的。四、布施的心是清净的,不故意给予粗俗鄙劣之物。如此端正自心行善布施,就能获得殊胜的布施功德。

        布施时,若能观照这四件事,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报,以至诚心布施的功德,所得之福无量无边,就像海水不可计量,即便虚空也不能容受;乃至于从布施的因缘中断除烦恼,得解脱自在。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在行善布施时,应具备这四件事。”大众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皆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一日,阿那邠邸长者来拜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世尊问他:“长者!你还是常常布施行善吗?”长者禀白:“虽然目前并不富裕,但一如往昔常行布施,只是所布施的饮食较粗陋,没有办法很丰盛。”

        世尊说:“长者!布施之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没有诚心,也不发愿回向,甚至对行善的功德没有信心,如此布施所得果报,未来所生之处也得不到好食;即使生活舒适也无心享受;有好衣裳也不喜欢穿着;拥有良田、产业也不善经营;觉得所受用的五欲甚为乏味;纵使有奴仆、随从也不会顺服听话。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布施时没有用心,因此善果并不圆满。所以,在布施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能够一心至诚,没有任何分别计较,如此,不但能远离不好的果报,将来所生之处,饮食自有、财富具足、种种享用称心如意,奴仆、随从都非常顺从受教。这正是因为发欢喜心、至诚布施的缘故。”

        世尊进一步举例:“很久以前,有一梵志名为‘毗罗摩’,非常富有,家中真珠、琥珀、砗磲、玛瑙、水晶、琉璃等财宝盈满,为人乐善好施。他会用八万四千个银钵盛满碎金布施,或用八万四千个金钵盛满碎银布施;有时施与八万四千个金银澡罐,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头牛,且以金银包覆牛角;有时布施八万四千玉女,或者布施八万四千卧具,都是文绣华美的上好毛毯;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衣裳,或布施八万四千龙象,亦以金银装饰其身;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匹马及金银制的马鞍、勒绳等配备;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辆车,甚至布施八万四千房舍;或是在四处城门行布施,若人需要食物就给食物,需衣则予衣,无论衣被、饮食、床、卧具、医药,一切悉皆行施舍。

        “长者!毗罗摩虽行大布施,却不如造一房舍布施道场、四方僧众,若修此福不可计量;再者,毗罗摩的大布施,及供养道场房舍的功德,又不如受持三皈依的功德,因为皈依佛、法、圣众的福德不可计量;然而,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及受持三皈依,又不如受持五戒的福报广大;但是,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乃至五戒的福报,又不如生起慈愍众生之心,慈愍众生的福德益发广大无边。

        “长者!即使像毗罗摩行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之无量福德,又不如不起贪着世间爱乐的心福德广大。毗罗摩所做的布施功德,我尽能证明;乃至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不贪着世间种种爱乐等,如是福德我悉知悉见。”

    “当时做种种大布施、大供养的毗罗摩正是我的过去生。从过去久远以来,所做种种功德,皆因深信因果,信心坚固不动摇,于布施时不执着财物、功德。所以,长者!若行布施时,不论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是好、是丑,只要以恭敬、至诚、欢喜的心来布施,不起贪爱执着,亲自布施不假他人,发愿将布施功德平等回向,以后必当受福。长者如此学习、实践,一定能获无穷的福报与功德。”阿那邠邸长者听闻佛所教化,欢喜奉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来看看,你是否因缘具足[231]

  • 年轻人的失眠,佛有方法吗?[489]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468]

  • 佛到底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理念?[497]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630]

  • 幸福源于善欲,因缘决定命运[518]

  • 佛悟道悟了什么[595]

  • 佛大战“六师外道”[680]

  • 云淡风轻看结果,全力以赴求因缘[551]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584]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589]

  • 性格背后有因缘,缺点背后是苦难![646]

  •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当下改变[722]

  • 恐惧因缘生,恐惧因缘灭,解除恐惧最有效的办法[699]

  •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751]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809]

  • 即使是佛,也有无能为力之时[925]

  • 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902]

  • 佛说“一切皆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850]

  • 人生本苦短,心系苦则长[103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