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5]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4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42   时间:2022-1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1月4日  佛学研究网

        01 生活在当下

        生活在当下,不要为明天担心,因为你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不要为过去而懊恼,因为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

        你无法改变过去和预知未来,但你可以做好现在,做好现在、眼前的每一件事。

        当你真正的活在当下、做好眼前每一件事,你就可以真正改变未来。

        只有当下一刻是真实的,你的生命只会在当下一刻流经。

        带着一颗随时活在当下的心,保持觉察,带着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觉知,你将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去尝试从现在开始改变:

        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感谢来到你面前的每一餐饭食,感觉每一口食物的咀嚼、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身体的感觉;

        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放下所有的思虑以及烦恼,清空大脑,将自己完全地交托在即将入睡的时刻;

        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感受迈出的每一步,感受自己身体的协调与优雅,感受每次呼吸时身体的感觉……

        02 停止幻想,面对现实

        如果你是个爱幻想和爱做梦,且会将幻想和梦都付诸行动认真实现的人,那么恭喜你,你是个富有创造力的梦想家。

        但如果在过往几十年的生涯中,幻想对于你而言只是幻想,你从未认真努力为之付出实践,那么幻想只是你逃避面对现实的工具。

        认出幻想是幻想,而非现实。

        鸵鸟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里,这种「假装无事发生」的心态其实是对内心痛苦和无能的逃避。

        生活容不得半点逃避,所有未完成的事件,都会伴随你生命的始终。勇敢地面对现实、活出自己吧,你的心比你想象地要伟大的多!

        03 少思考,多行动

        很多人都认为“思考”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放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已经不适用了。

        我们太多的去关注外在、关注别人,我们很少整理内在,看向自己。我们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负面的、无用的信息。

        不管我们是在做选择、工作、还是入睡前,我们的大脑通常都无法安静下来。

        我该怎样获得成功?

        我该怎样表现的更好一点?

        我到底该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听从自己的心、追随自己的第一直觉和感觉去行动。

        过度的思考并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反而会让头脑堆积的焦虑和忧虑爆发,紧握着过去的经验,畏首畏尾,止步不前。

        少思考,多行动,答案会在行动中逐渐清晰。

        04 接纳所有的情绪

        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一种情绪的升起都是提醒我们内在有需求要被看见。

        当你开始学会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面对真实的自己,你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并且,情绪是无法被压抑的,一旦它升起了,内在有真实需要表达,被压抑下去了,那么,下次它还会来。

        并且,会以更加猛烈的形式出来——这也就是如今很多人,在情绪失控、爆发后,非常委屈和不解的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的原因。

        事实上,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了解你自己,当你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置之不理、变得麻痹时,能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看见、不被接纳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合理地释放、表达情绪,成为身心通透的人。

        05 保持谦卑开放的态度

        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浮躁。

        我们都渴望被倾听、渴望被了解,却很难倾听和理解他人。

        当我们遇到一些知识、一些观点之后,往往非常快速的做出判断:要么急切的说“我懂了”“我知道了”,要么就是批判和否定。

        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人似乎都懂得很多的道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每个人都坚信自己在一番趋利避害后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依然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学会放下头脑、放下评判,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和开放的态度,不要在不完全了解和明白之前就妄下论断。

        06 不要盲从偶像和权威

        通常,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盲从偶像和权威。

        但这样做会让你渐渐地忽略了“我是谁?”这个问题,变得从众、随波逐流。

        要知道那始终是别人的人生、别人的观点。而你,只会是你自己,不是“别人”。

        所有未经自己实践的道理和知识,都只是停留在头脑层面上的“知道”,这种知识也许表面上会帮你应付一些小事,但更大程度上,它成为了你的束缚。

        你停止了探索,你放弃了体验和创造,沦为一个可以复制的记忆工具。

        不要盲目附和他人,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

        07 知道自己是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人。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不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非常重要。

        不要假设和幻想,脚踏实地的去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天赋和使命,才是这一世你最该做的事。

        08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今,有太多人生活在“依赖”与依附别人生活的状态中。我们很少为自己做选择,也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自己出了问题,就将问题推到为自己做决定的人身上:“都是你们让我这样的”或者“因为你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等等。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我们无法为自己做选择,我们也就很难为自己负责。

        当我们不为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龄[159]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404]

  • 心灵的屋檐[460]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689]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了天下所有难题![575]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451]

  • 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803]

  • 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你不愿看到的自己[474]

  • 众生为镜,助我照见生命的无限可能[671]

  • 真正的宽恕,是化解不同层次的人生剧本[750]

  • 被疫情颠覆的认知,现在知道还不晚[711]

  •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当下改变[720]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662]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752]

  • 心灵的换位![694]

  • 接纳自己,生命成长的12步骤[742]

  • 这就是爱的利息[752]

  • 一个人成长的捷径,是提升内在心智[858]

  • 想明白这3个道理,你就不那么心累了[836]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3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