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7]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6]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094   时间:2022-11-5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1月5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意。”

        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地云:“大义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说了什么呢?要用心体会圣人的指点。
    我这业障鬼骗佛饭吃了数十年,还是摩头不得尾,现在又不能陪大家劳动,话也没有可说的,勉强应酬讲几句古人的话,摆摆闲谈。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中《辰时颂》曰: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既然坐卧都是道,开田自然也是道。世法外无佛法,佛法与世法,无二无差别。佛法是体,世法是用。庄子也说“道在屎溺”,所以疴屎放尿都是道。

        《插秧偈》曰:“手把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头就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
    佛性如灯光,房子一灯光满,房内虽有千灯亦皆遍满,光光不相碍。宇宙山河,森罗万象,亦复如是,无所障碍。能回光返照见此性天,则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一样,“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得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

        但如何才能作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如今日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精究《华严经》,以《清凉疏钞》和《李长者论》文字浩繁,不便初学,乃从疏论中纂其要者,另辑成书。由于专心致志,不起分别念故,有一次侍者送点心来,置砚侧,师把墨作点心了也不知。侍者再至,见师唇黑,而点心犹在案上。这就是心无分别,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今天插秧,能不起分别心,不生烦恼心吗?若能,则与道相应,否则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长期在烦恼中过日子就苦了。烦恼即菩提,要自己领会。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陀证悟的那一夜,发生了什么?[255]

  •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308]

  •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323]

  • 当你悟透自己,也就看透了人生[300]

  • 梦参老和尚智慧法语20则,一品叩响心扉,再品醍醐灌顶[408]

  • 给人生留个缺口[417]

  • 人生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面对自己[432]

  • 既然世事无常,我们拿什么,来掌控不确定的人生[487]

  • 什么是人生,这是最优雅的回答![434]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龄[591]

  • 消弭人生的缺憾[732]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729]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690]

  • 佛法与立身处世,这种人生智慧太实用了[634]

  •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682]

  •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光阴,就是人生的圆满[750]

  •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三句话![723]

  • 茶中不会变的,那就是道[801]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855]

  •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97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