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0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01]

  • 对松悟禅[120]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3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45]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60]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15]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6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5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2]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7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贵三得:忍得,容得,舍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28   时间:2022-11-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1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渺小如你我,人生不过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活得累不累,过得好不好,全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忍得,才能活得精彩;容得,才能活得自在;舍得,才能活得通透。

        忍得

        你听说过金蝉定律吗?

        在夏日的灼灼烈日中,蝉迎着光自由地鸣叫着。

        但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长达数年的艰难忍耐。

        蝉的幼虫孵化后,会钻入地底,忍受着黑暗孤独,忍耐着寒暑地气。

        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数次蜕皮后,方能成功破土而出,振翅飞上天空。

        这告诉我们,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为常人所不能为。

        正如苏轼所说:“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一个人,只有忍得住气,才能成得了大器。

        就像孔子忍饥周游列国,颜回忍贫求学上进,闵子忍寒孝敬双亲,韩信忍辱征战天下,勾践忍侮灭吴复国,司马迁忍痛撰写《史记》……

        纵观古今,凡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人,无一不是得“忍”字精髓。

        相反,那些忍耐不住的人,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最后往往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年吴三桂就是忍不得,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导致全家人被李自成杀害,自己也不得善终。

        都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暂时的忍耐,不是怯懦,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不仅能消灾避祸,化解纷争,还能助你成就自我,将人生过得精彩纷呈。

        容得

        《格言联璧》中说:“必有容,德乃大。”

        容,是做人的德行,是处世的智慧,是生活的哲学。

        做人,要眼宽能容天下事,心宽可容天下人。

        站在灵魂高处,去宽恕,去包容他人,如此方能活得自在,活得舒心。

        清代有两位知名的画家,一个叫金冬心,另一个叫王铮。

        金冬心画技高超,平日待人谦和宽容,因为更受世人的喜爱和敬重。

        对此,王铮一直心存嫉妒,多有不满,每次看到金冬心的画作,必定要出言诋毁一番。

        有时候,甚至在喧闹的集市,王铮都会对其画作指指点点,金冬心从不反击,也不恼怒,而是默默收起画作离开。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两人都在席中,酒过三巡后,有人以“柳絮”为题作诗。

        王铮有意争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飞来柳絮片片红。”

        众人听后,面露讥讽之色,因为柳絮是白色,而王铮的诗中却是红色。

        王铮顿时酒醒,尴尬不已,此时金冬心却开口对出下一句:“夕阳返照桃花渡。”

        在夕阳的映照下,柳絮也变成红色,巧妙地化解了王铮的困境,也升华了诗的意境。

        众人纷纷赞不绝口,王铮心中羞愧不已,自此不再诋毁金冬心。

        古语有云:“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宽容就像细雨润泽大地,更慈悲也更有智慧。

        而很多时候,宽容别人,就是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胸襟宽广,大度容人,和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才能和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舍得

        贾平凹说:“会活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舍得。”

        很多人往往都只在乎得到什么,却从不舍得失去什么。

        但是,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不付出就永远没有收获。

        舍是因,得是果,能舍者天地不弃,即得者无愧于心。

        有一个村庄,到了柿子丰收的季节,村民们不会将柿子全部摘光。

        而是留一些柿子在树上,一是供过往的行人解渴,二是给鸟儿做过冬的食物。

        过往的行人在村庄歇息,会吃饭或是留宿,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鸟儿则是会将树上的虫子吃掉,让柿子树长得更好,来年结更多的果实。

        舍,看似是失去,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得到。

        你要相信,所有的舍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

        生活中亦是如此,舍去名利,得到清净;舍去面子,得到里子;舍去欲望,得到淡泊;舍去利益,得到真心。

        不舍是常态,但舍即是得,得即是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卧龙藏虎》中说:“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这世上,得失是守恒的,真正的智者,也向来都是能舍也敢舍。

        当你舍得时,心中便多了一份坦荡,多了一份欣喜,多了一份释怀。

        人生是一场修行,当以舍得为初心,拿得起,放得下,方能活得幸福通透。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真正牛逼的人,一般都是“雌雄同体”[356]

  • 7种比喻,道尽人生[341]

  • 百岁高僧讲修行心得,颠覆90%的修行人![429]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36]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410]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远离烂人[561]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570]

  • 明白这3个道理,糟心事会越来越少[482]

  • 人生三碗面:情面、脸面、场面[452]

  • 蒋勋:舍得,舍不得[579]

  • 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少虑、少欲、少言[673]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51]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956]

  • 人生最好的三种状态:不期而遇,不言而喻,不药而愈[1098]

  • 千万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920]

  • 被打翻的茶壶[1113]

  •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1262]

  • 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1078]

  • 不问天意,不猜人心[1403]

  • 选择困难症的背后是啥?师父这个回答直戳核心,太通透了![155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