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0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01]

  • 对松悟禅[120]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3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45]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60]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15]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6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5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2]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7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没有身份感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35   时间:2022-1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2日  佛学研究网

        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子?

        见过世面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能接受大千世界,也承得起人间冷暖;温和而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的解读,往往停留在金钱、地位、高档场所、高级用品……

        其实,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见过自己、见过众生、见过天地,反而没有任何的身份感。

        有能力而懂谦卑

        即便生活抛弃了你,即便再狼狈不堪,也要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往低处流,能润泽万物,却不争不抢。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从不会居高临下。

        一个有能力的人,往往做事低调,为人谦卑;而半瓶子晃荡者,却显得自视甚高、狂妄自大。

        当出现纰漏时:

        前者“凡事向内求”,总是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和赞赏;而后者却固执己见、推诿塞责,只能与他人渐行渐远;

        当出现异议时:

        前者能静心聆听、仔细推敲,让思维越来越开阔;而后者却立马打断、嗤之以鼻,只能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品性高尚之人,为人处世总是格外谦恭有礼。

        因为见过自己无助时的窘迫,所以懂得时时竖起耳朵聆听;因为见过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所以知道随时蹲下来仰视。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总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轻一人,不废一物,自能大有作为、大有后福!

        有地位而懂弱小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依靠美德之人,一定能兴旺昌盛;而凭借暴力之人,必将走向灭亡。

        无论是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还是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不会忘记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与小孩。

        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越懂得包容弱小。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为见过众生的苦难,所以多了一份慈悲:因为见过人间的冷暖,所以多了一份温情。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从不会苛待弱小,也不会咄咄逼人,更不会将人逼进死胡同。

        反之,他会放下身段,以相等的视角进行对话;他会蹲下身躯,以平等的姿态尽绵薄之力……

        一个人看过世间无常,便修得了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随心转,随遇而安。

        有地位而懂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要明白其来之不易;半根丝线,也要知晓其物资生产的艰难。

        无论贫富,懂节俭,是治家之根本。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而奢侈,则是一切罪行中最大的恶。

        因为见过名山大川的冷峻,所以看不上绫罗绸缎的奢华;因为见过大江大河的奔腾,所以不屑于钟鸣鼎食的俗气。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更追求朴素的节俭,追求断舍离后精神的富足、心灵的通透!

        当你见过真我,就会懂得,有能力而保持谦卑,是尊重自己;

        当你见过众生,就会明白,有地位而帮助弱小,是救赎灵魂;

        当你见过天地,就会体悟,有财富而依然节俭,是富养生命。

        人生并非坦途,高峰有时,低谷亦有时。

        当你明白无常,得,有什么喜。失,有什么伤,得失在不停转换中真正时时看见,看着无常的心,获得真正的平静安详。

        愿往后余生,以谦为荣,以德为尊,以俭为本,做一个真正见过世面,却没有身份感的睿智之人!共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容言,容事,容人[278]

  • 无论和谁相处,都要懂得“闭嘴”[299]

  • 让步,是尊重,更是涵养[387]

  • 做人最大的善良,是少管闲事[741]

  •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473]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492]

  • 星云大师圆寂,千字遗嘱表达一生志愿![731]

  • 越谦卑,越尊贵;自我变小是强大的信号[630]

  • 吃饭前的 "三念五观" ,你知道吗?[812]

  • 九个比喻,说透人生[660]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734]

  • 什么是沟通?[1025]

  • 恭喜那些,不自我炫耀的人[807]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884]

  •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789]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792]

  • 出家人为何自称“释xx”,释姓到底从何而来,本文一次性说清楚![1084]

  • 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模式: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838]

  • 七夕节必读:三位法师亲授维系感情的妙诀,总有一款适合你![873]

  • 8个内在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109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