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接纳自己,生命成长的12步骤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24   时间:2022-1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6日  佛学研究网

        灵性修持与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又神奇的过程,也许你正在经验迷惑/无明,也许正在享受其中的美妙。《宽恕就是爱》这本书,提到生命成长的十二步骤,你我共勉!

        1、承认恐惧

        爱的源泉不在表面,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找到它。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恐惧同在,确认自己的心理状态。假装自己没有生气是没有意义的,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感觉,允许自己害怕,要穿越它,接近自己的爱。

        2、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

        我们真正的渴望其实是爱,完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进行。他没有满足你的需求,他不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而来的,他来是为了让你自己及时看到自己的需求了解并满足自己的需求。负面情绪来临时,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有勇气要求爱。看清自己,痛苦不可怕,告诉自己我渴望的是爱。

        3、收回投射

        旧模式,收回投射,我渴望的爱不能靠你来给,我要放任自由,往内心寻找爱,不是向外。自我肯定,外在的环境不会一直如我所愿。身体自由最重要,接受身体的现状。你无法给予我根本没有的东西,而且你也无法取走我生命里无法或缺之物,那些都只是幻象,我有的你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

        4、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负责,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排斥和依赖显示自己尚未真正接纳自己的生活。感到痛苦吗?我们和痛苦在一起,感到悲伤吗?我们和悲伤在一起。让一切真实显现,不诠释不美化不批判。活在小我是没有关系的,认清自己当前的真相,活在当下。了解欲望和恐怖,我们的目标不是改变世界改变自己,而是改变对自己与世界的认知。客观的观看方式,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面对负面每一刻我都有选择的自由。

        5、放下自我批判与内疚

        攻击只是一种幻象,我无法攻击你,只能攻击到自己,我们不必相互攻击。若有愤怒我有责任把它表现出来,同时我必须明白那愤怒是我自己的,我不用发泄出去,不用某个人接受这种愤怒然后以某种方式丢回给我。当我了解它时,我会发现我攻击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而且我不会迷失在自己的投射里。我攻击你时我会内疚,我攻击你时我就在为自己定罪。攻击一再重复出现,自我批判就越加强烈。意识到攻击,看到自己对爱的呼唤。责任感会说伤口是我划破的我会让它愈合,负责与宽容帮我们释放原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6、接纳自己及待人如己

        接纳你阴暗的一面并把它带入光明:

        ①接纳自己的现状,你没有问题,即便你正面临很多困难,你不必做任何改变。

        ②接纳别人的现状,他们无需你的认可,你也无需他们的认可,没有谁对谁错。

        ③接纳你目前的生活现状,所有都是完美无缺的。

        有了接纳,小我才会让路,凡是不能接纳的就会被你抗拒,这便成了你的束缚。只有接纳了自己,才会重获内心的平安。

        7、乐意学习与分享

        只有分享让我加深自身所学,我把理性的知识运用到自己身上,让它们变得真实。学会聍听,透过你的善巧运用,发现你是我的老师我也是你的老师。双方的互动有助于我们学习与成长,如果孤立自己是在拖延自己得救的时间。即使两败俱伤仍需要互动,彼此尊重平等,真神不存在于你内或我内,而是你我相遇之处。与人分享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超越小我的世界,发觉我们共同的愿望和需要。

        8、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并不是替别人作主,而是不让别人替你作主,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而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你能从别人的回馈当中扩展自己的认知,但是别人并不知道你真正的需要,最终还得靠自己善用信息。做自己的主人,必须放下向外寻求答案的心态,必须放下这一生理当有所成就的念头。我尊重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别人的赞同,不可能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我的自主权与你的自主权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察觉一个事实:表现得太强或太弱都不是好事。说出我们的伤痛才会有益健康,那是我们接受自己的经验和治愈自己的不二法则。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回头看再看或以不同方式看。

        9、接受人生课程

        发生在我身上的人生课程,是为了唤醒我而不是要惩罚我。侧重认知上的改变,我无需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改变世界,只需改变对自己别人和全世界的看法。当恐惧来临时,只要求我穿过去,如果我无法承受我便放下。信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未知的一切,我以欢迎代替怀疑。透过经验,要懂得解决痛苦的方法绝非抗拒而是接纳。慢慢了解自己的思想、感觉、信念是如何影响生活的,渐渐明白生活中发生何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所发生的事如何响应,花时间往内心看向上提升,聍听内心。静坐冥想,身处逆境时,我们不必试图分析或理解它,我们必须潜入身体里面沉淀自己,我们必须走出理性之心而进入感性之心,感性之心才能渗透每个角落。让事情全盘呈现,使意识转变,改变自己原本的观点。与问题共处一会,意识就会开始改变,从两极化彼此对立的心态迈向相互依存。

        10、认出一切都没有问题

        没关系的,觉察到就可以,不要再批判。需要认清改变不是坏事,那是一个成熟的过程。与经验共处,心甘情愿改变,无论后果如何,放下过去,不把过去带到现在,也不把现在带到将来,只接受现在的样子。

        11、看镜中人生

        观看镜子确实让人心痛,但假装镜子不存在反而更苦。我们看镜子不是为了憎恨自己,而是认清被自己内心压抑下去的批判。周而复始的循环之旅,首先我面对一些以前否认过的恐惧,把它带向光明,不久另一种恐惧又浮现了。我们在身心之外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反应我们内在的现实而已。

        12、开放心灵

        开放心灵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请求帮助或帮助别人,你在寻找爱吗?你会找到它的,若它没有马上出现继续找下去,若爱没有符合你的期待,放掉这些期待。记住,不要退缩。接近朋友或陌生人,让直觉引导你,在人生某个角落,有人正祈求爱。开启心灵,只要接纳就可以到达。当内心紧绷时,不要批判,只需让它自然运作,让痛苦来来去去,让每件事穿透你,深呼吸,不要执着任何状况,也不要害怕任何现象。爱由何处来,爱向何处去,不是由你决定的,只要它来时你让它来,它走时你让它走就足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接纳的心态,让生命能量不再消磨于抗争[192]

  • 接纳自己,不需要去“解决”任何问题[264]

  • 爱不足则多情,精不足则多食,识不足则多虑![431]

  • 从容的人生 在于平衡快与慢[437]

  • 修行,就是练习和烦恼做朋友[421]

  • 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441]

  •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425]

  • 真正的正能量是:接纳你的“负能量”![469]

  • 生活需要松弛感,太用力的人走不远[420]

  • 如何才能让自己时时刻刻都拥有强大的正能量呢?[689]

  • 卸下你的累[522]

  • 修行16字精髓,道破天机![69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误解和偏见[559]

  • 正念练习的七个态度[649]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730]

  • “不反弹”,一个人的人生就自然地顺了。[639]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103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了天下所有难题![910]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799]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75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