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06]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04]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4]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6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0]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2]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6]

  • 邂逅秋,邂逅美好[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0]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1]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47]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顶级的养生:心宽、少虑、多笑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59   时间:2022-12-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长寿学者胡夫兰德在《人生长寿法》中写到:“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的确如此。这世上所有的病,都是情绪打了败仗。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惜命最好的方式并非养身,而是养心。

        而养心之道不见得高深莫测,无非是做到这三点。

        01 心宽

        前段时间,朋友发了这样一条动态:“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配图是医院的走廊。

        我问她怎么了,需不需要我帮忙?

        她说:“刚做完切除胸部手术,捡回了一条命,躺了数月的病床,现在觉得活着真好。”

        最后,她还不忘劝诫我: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把心放宽才是最重要的。

        大概是经历过生死,才会有这般通透的感悟。

        关于她生病的缘由,没有多问,可细想她过往的生活,也能猜出一二。

        她是个容易想不开的人,操心太多,在乎太多,计较太多……

        刚毕业那几年,总是埋怨生活不如人,后来日子渐好,又计较丈夫只管事业,不管家庭。

        在带孩子上,婆婆虽然观念落后,可到底还是尽心尽力,但她却总爱跟人比较,芝麻大点的事,都能闹得天翻地覆。

        丈夫虽然一心奔在事业上,可只要有时间,就回家陪孩子,对她的呵护也没少半分,可她仍不知足,时常无理取闹。

        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比较和操心上,久而久之,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最严重的时候,半夜会突然惊醒崩溃大哭,接着就整夜整夜失眠,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这种糟糕的情况,持续了四五年。

        前不久,她感觉胸部刺痛感强烈,一去医院检查,医生让她赶紧动手术。

        躺在手术床上的她,可能都没想到当初那些不以为意的小情绪,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拖垮了身体。

        让人唏嘘不已。

        人生烦恼不计其数,倘若心不宽,怕是容不下多如牛毛的生活琐碎,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浮想联翩。

        所谓心宽,并非凡事都不在意,而是遇事要看得开,想得通,不拘泥于小事。

        人生是一个修心的道场。

        心宽了,眼界才会愈加开阔,心宽了,才会不轻易被情绪左右。

        说到底,“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心宽,才能自在于身,福泽才会深厚。

        02 少虑

        作家加缪说:“开始思虑,就是开始自毁。”

        人生在世,偶尔多想是居安思危,可思虑过甚,迟早毁了自己。

        过年时,在网上看到网友@涂小丫的故事,感触颇深。

        29岁时,她生下了儿子,可新生命的到来,带给她的不是喜悦,而是焦虑。

        孩子能吃能睡,可她总担忧自己养不活他。

        朋友跟她说孩子前三个月会容易胀气和肠绞痛,于是她整天都在担心孩子会不会也有。

        看到别人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她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喂养不当,照顾不周。

        只要孩子有点风吹草动,她就能脑补出各种负面的场景。

        那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生活糟糕透了。

        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孩子各项生长指标很正常,还有阿姨专门带,老公也给力,婚姻生活也算幸福。

        而这些无中生有的烦恼,让她看不见生活的美好,精神不振,身体也越来越差,隔三差五就头疼脑热。

        有一天,她看着镜子中面容憔悴的自己,吓了一跳,开始反思过往的行为。

        原来思虑过甚,是会改变一个人的身体,容颜,甚至是人生。

        她最后写道:“现在回忆起来,发现当时忧心忡忡的种种问题,都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新的一年,要学会做个精神减负的人。”

        《黄帝内经》中提到:“思伤脾”。

        思虑过多,负情绪积聚于身,导致气结不行,以至伤脾,长此以往,再好的身体也会垮。

        实际上,我们人生大多数的痛苦,都是精神带来的,想多心累,少虑心静。

        正如汪曾祺先生在《慢煮生活》里写的: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 以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他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无忧无虑活了一辈子。

        当然,在人间俗世中生活,想要修到无欲无求的境界确实很难,但我们却可以做到凡事少虑少忧。

        毕竟,人生如同白驹过隙,那些往事,不值得留恋,那些未知,不必担忧。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学会寡思少虑,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03 多笑

        有人曾问蔡澜:“如果遇到困难,遇到烦恼,你会怎么做?”

        蔡澜回答到:“我会去看《笑话三百篇》《幽默人生》,每天对着镜子“哈哈哈”大笑三声,就会觉得自己很好笑;一天的烦恼就没有了。”

        笑,是他的人生态度。

        他曾在《不如任性过生活》写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在五十岁以后我才赚了钱,中年时我曾经失业过两次,我做过高级职员,但最后也逼得我去领失业救济金,我也写过无数的求职信,但是,我能够挣扎成功,是因为我总是笑对人生,相信幸运女神会眷顾我。

        我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

        这并非妄言,如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蔡澜,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不见暮态。

        这几年,他每年新年都会在微博开启一问一答的活动,他的回答不但一针见血,还往往引网友们捧腹大笑。

        这世界上八十多岁的老人很多,可像蔡澜先生这样已步入耄耋之年还能跟年轻人交流自如,永远笑眯眯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人生烦恼不计其数,倘若一味斤斤计较,只会自我折磨。

        面对挫折,坦然一笑是一种豁达,遇到谩骂,笑而不理是一种境界。

        与人发生争辩,低头一笑是智慧,被生活刁难,欣然一笑是态度。

        人生道阻且长,人活着,活的就是一个心态。

        你若微笑前行,自得繁花万千 ,你若愁眉苦脸,生活就充满阴翳。

        凡事多笑一笑,笑去烦恼,笑去忧愁,笑出未来。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微笑的宽度可以预测他寿命的长度,少笑的人,平均寿命仅72.9岁,而笑得灿烂的人,平均寿命将近80岁。

        偶尔笑笑是种本能,一直面带笑容是一种智慧,多笑的人,定能得到好运的青睐。

        04

        塞涅卡曾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生命只有一次,或长或短,人生喜怒哀乐,皆由自己创造。

        身处大千世界,多的是俗事缠身,只要心足够宽,才能一一排解,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

        少虑二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倘若能真正领悟其真谛,是对生命的尊重。

        遇事笑一笑,不见得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至少能让我们心态变得宽阔,思维也变得敏捷。

        余生不长,请做个心宽、少虑、多笑的人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98]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欲,猴行[149]

  •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273]

  • 故事虽短,却道出了人性![459]

  • 让你永不生病的三个字[531]

  • 最高级的养生:不较劲,不抱怨,不内耗[694]

  • 五脏六腑最怕什么?你一定要知道![647]

  • 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706]

  • 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686]

  • 佛经里藏着的秘密(一)正当的饮食和作息,是为养生第一诀[969]

  • 到了一定年纪,不会管理自己,所有养生都是徒劳[961]

  • 命运的十大玄机[994]

  • 高质量养生,从改变认知开始[1121]

  • 和这三种人深交:养生、养心、养身[1081]

  • 顺其自然,是最高级的养生[1159]

  • 生命的最高境界![1190]

  • 世上最顶级的养生:保持松弛感![2074]

  • 心宽处,皆是路[1095]

  • 善良宽厚,也是一种养生[1030]

  •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10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