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8]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4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只有放下,才能做回自己找回自己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001   时间:2022-12-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放过他人不易,放过自己更难!

        20年前,已尝试放下与他人的恩怨,今天,却还在和自己纠缠。

        当年,严阳禅师与赵州禅师有一段对话:

        严阳禅师:修行路上,抛舍一切后,下步该怎么走?

        赵州禅师:放下。

        严阳禅师: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

        赵州禅师:放不下,就挑起吧!

        放下,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方法。如是方法,人人可以掌握。因是境界,就非人人拥有。

        曾有人说,放下了,就刹那花开。那么,亦可说,放下,就刹那微笑了。我很机械,这缘于我低劣的智慧。在我的印象或感知中,放下,就是:

        放下包袱、舍下担子;随缘、方便;看开点、舍得点;慈悲些、包容些;看淡点名利财色、看破点生老病死;安心些、寂然些;封闭六根、断绝六尘;

        粉碎烦恼的锁链、拆解开那十二因缘;不要绑了自己、丢了自己,而要做回自己、找回自己。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这样。

        放下别人不易,放下自己更难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

        我们一生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

        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

        小时候,我们是谁的儿子;接着,是谁的学生,谁的员工,谁的丈夫,谁的父亲;然后,可能是谁的爷爷,甚至,成了谁的仇者与敌人。

        尽管有的时候,我们装模作样,我们装腔作势,我们装着我们是自己的样子。

        可见,放下别人有多不易,放下自己有多艰难!

        放不下,就挑起吧

        如果追求放下,之于我们,如是这般。那么,我们不如就依了赵州禅师:放不下,就挑起吧。

        以挑起,替放下;以挑起,促放下;以挑起,为放下。

        曾经,道济禅师,游戏僧俗,有人到方丈处进言,要求方丈给予制止。方丈说:佛门,这么广大,难道容不下一个颠僧吗?进言者一听,无语。

        据说,慧可大师即东土禅宗二祖,在传法给三祖30年后,便隐身佛门,混迹市井人群。

        有时现于街头巷尾,与人清谈;有时现于商铺农舍,与人干活。

        个别识之的人问他:师父,你是高僧,为何如此?二祖慧可禅师说:“我自调心,关你何事啊!”

        我很好奇,这是放下呢,还是挑起?

        没什么可放下,也没什么可挑起

        记得,廓庵师远禅师有偈语曰:忙忙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鸣!此是他的《十牛图》之寻牛篇。

        是啊,何处寻牛?寻牛何处?本就无牛可寻,因为,本就无牛!

        在这世间,本来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挑起的,我们不必老背着船过河,我们更不必过河了还老背着船。

        现在,我们已经在做这事,我们已经在了这里,我们心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方向,随着我们心的方向,我想,我们就会遇见我们可爱的自己。

        遇见自己,就是放过自己,放过自己,必放过他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清醒的人生:一路前行,一路放下[306]

  • 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279]

  • 人生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面对自己[432]

  • 世上最刁钻的问题和最绝妙回答,让人心服口服[662]

  • 用功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放下[694]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620]

  •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878]

  • 年轻人的失眠,佛有方法吗?[778]

  •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光阴,就是人生的圆满[750]

  • 痛苦和情绪都是“想出来的”[768]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1202]

  • 一个人真正走向强大,要经历三次放下[936]

  • 做好你自己,需要做好两样事情[957]

  •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890]

  • 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认清人心,而是认清自己[826]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989]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652]

  • 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遇见你自己[841]

  • 当你放下后,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886]

  • 新的一年,谢谢生命中的贵人[82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