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6]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顺境修力,逆境修心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37   时间:2023-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1月6日  佛学研究网

        《菜根谭》有言:“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遭遇困境的人,应回忆自己的初心和抱负,振奋精神,继续前行;对于事业成功、万事如意的人,则要留意他是否能够坚持,考虑其结局如何。

        人生路长,有高光时刻,也必会有低谷迷茫。能在低潮时强健心力,顺平时勤练技能,就掌握了终极智慧。

        01 顺境时,修炼技能

        毕淑敏说过:“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

        的确如此。

        蚕宝宝长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开始吐丝。

        它专注地吐,幻想着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就可以为自己建造一个美丽的宫殿。它一丝不苟地努力着,编织着一个它想象中的美好世界……

        不到一个月,蚕宝宝就用自己辛苦吐的丝,结成一个白胖的茧,把自己严密地包裹。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华厦,从此可以安享余生……

        然而,接下来的命运,却是被养蚕人连蚕带茧,一起丢到开水锅里,活活煮死。不仅劳动成果成了别人的织物,同时赔上的还有性命。

        蚕满心欢喜,日夜奔忙,不可谓不尽心、不努力。然而,却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走向灭亡。

        这就如顺境中的人们。如果不带着觉知,不能及时发现前路的隐患,及时提高自己、调整方向,很容易就会如那只被自己裹死的蚕一样。

        顺境也并非是安乐土,一样暗流汹涌、暗礁密布。同样需要我们时刻警惕、蓄力赋能。在平顺中提高技能,在固有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左传》中讲:“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正是提醒我们,身处顺境时,也要怀有忧患意识,不忘“修力”。

        功夫做在日常,时时保有进取之心,不断学习、终身成长。如此,才能顺时不败,逆时不倒。

        02 逆境时,修炼心性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每一次读来,都觉无限感动。

        我们若真能做到,不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那么必也能有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况味。

        公元821年冬,朔风凛冽。刘禹锡再次被贬后,辗转到和州做刺史。地方官员欺他是贬官,百般刁难。

        一开始,知县把他安排在城南江边,荒僻少人。刘禹锡二话不说,欣然住下。

        早起看朝霞从江上升起,黄昏看千帆从眼前飘过。除了体味天远地阔,还有对生命的哲思。

        由此写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诗文让知县又妒又恨,指使手下,强行帮他搬家到城北,远离大江,住房也由原来的三间,缩减到一间半。

        刘禹锡住进新居,地方虽小,却发现门口河岸边绿柳成荫,袅袅依依。心中一动,遂又成诗:“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两次刁难,不仅没让刘禹锡难过,反而诗名更盛。知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的“家”再次强迁。

        这一次,是远离江边与河岸,在县城中间,给了一间破屋。小到仅能放一床、一桌、一椅……

        然而,让知县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这间小屋,催生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斗室简陋,磨折困厄的不过是身体。而刘禹锡的灵魂,却自由而富足。正是源于他有一颗自由而强大的心,经得住生活的刀枪剑戟。在近半生的贬谪生涯里,还能创作出数百首诗词、名文。

        人生路途遥遥,险而多艰。

        如不能守住一颗心,只能是无根浮萍、随风飘摇。没有一盏心灯,又如何走过漫漫长夜?

        逆境常有,逆境中学会修心,才是自己的绝渡舟。心定,身即能安;身安,则事能成。

        逆境修心,修的是意志;磨砺的是心性;提升的,是人生制胜的法宝,是生命的智慧所得。

        03 顺境逆境,皆需修行

        看过《菜根谭》里一句话:“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身处逆境时,就如同全身扎着针、涂着药,会不自觉地磨练意志和品行;处在平顺优渥的环境中,其实就如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会在不知不觉间,耗损身体、消磨意志。

        细想还真是如此。

        逆境,相对于顺境来说,往往更容易奋发图强。因为周围的困顿,就好像是荆棘丛,让身在其中的人,无时无刻都想着逃离与解脱。由此,必会设法转圜,以求脱困。

        而顺境,则如云锦被、温柔乡,最易让人醺醺然,忘记了潜在风险;乐陶陶,丧失斗志。

        其实,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保持清醒,修行不止。

        在顺境中主动磨砺,修炼自己的傍身技能,正是一种必要的修行。而逆境不妥协、客观冷静,也是对心志的坚守和提升。

        人生是一场旅行。有笑有泪,有悲有喜。是一场生命的体验,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就如同一片茶,不光是有生长、采摘,还有炒制和晾晒;更要经过沸水的冲泡,个中滋味,才能丝丝弥漫,沁香满口。

        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

        经历过磨砺和拣选,才能剥落粗粝,留下细致和精华;不断主动修行,才能去伪存真、日臻圆满。

        《西游记》里有一句话:“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是啊,人生路远,太多变数和可能。记得无论何时、何境,都不要不自我放纵,更不能自我放弃。

        因为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山高上有路,水深处有船。

        转过曲径通幽,便有柳暗花明;守过风雨如晦,必有云开雾散。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意思,可仍然天天都要念[219]

  • 好好吃饭,来试试舌尖上的修行![394]

  • 修善业,就要这么修![457]

  • 修行如何入门?看看佛陀传授的五种调心之法[466]

  • 恒观菩萨,万物皆可言修行[70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70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575]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722]

  •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878]

  •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740]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665]

  • 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715]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招识破![692]

  •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997]

  • 善用其心,逆境也能种福田[712]

  • 节后上班如渡劫?听取高僧一番话,不用渡劫心也轻[933]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1053]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1120]

  •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10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