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6]

  • 清茶饮语[10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1]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6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4]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教用香的常见形态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31   时间:2023-1-11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缘起

        自古,从王侯将相到文人墨客、寻常百姓,乃至佛法僧道,无不与香为伴——它是熏衣助眠、怡情养性的佳物,是祛疫避秽,清心安神的良方,亦是敬天祭祖时传达敬意的信使。

        故黄庭坚赞其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

        香的形态

        随着香的使用范围渐渐增广,香的形态也出现更多种类。

        例如,从香粉、线香到盘香,使持续燃烧的时间大大增长;从单一香到后来的合香,使香味更丰富而有层次;

        在香的形态上,以立香与环香最为常见,其它香品尚有卧香、香塔、香粉、涂香等。

        香塔是制成锥状的香,纯粹用香粉制成;

        香粉则是粉末状的香,必须以香炉盛起,但较易熄灭,无法经常维持燃烧状态,因此常以模子压香篆以持续燃烧。

        下面我们来看佛教中常用的各种香形。

        ■烧香

        在经典中经常可见以烧香供养的记裁。

        烧香是指在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并不一定指特定的香品形态。

        ■涂香

        涂香,是以香涂身,以消除臭气或恼热之义。

        印度人为了消除身上的臭气,利用旃檀等香捣成粉末,和水调之,用以涂在身上。

        在佛制中,规定比丘及沙弥等不得涂香,应以戒及禅定净除其心之垢。

        ■和合香

        和合香是指由各种香料调和所制成之香。俗称为五种香。

        据《苏悉地经》卷上、《翟醯坛跢罗经》卷中记载,用于涂香之香料及用于烧香之香料,两类和合称为和合香。

        又和合香之中不得含摄有情之身分(肉身)、秽恶物或无香物等。

        和种种香末为一丸者,称为和合丸,常用以比喻一法中具有无量之佛法,佛陀就曾以此为喻:

        如将百千种香料捣为粉末,若有人欲索取其中一种,而不欲其余香末共相熏杂,则为不可能之事。

        犹如菩萨以一切波罗蜜熏习身心,能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罗蜜。

        ■散香

        散香是指散碎之香,也就是不成丸粒状之散碎之香。

        ■线香

        线香是以香木之粉末加糊而成细长如线之香,可以长时间焚熏。

        有关制作线香的材料和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四中曾记载:

        “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芎穷、独活、甘松、三奈、丁香、藿香、蒿本、高良姜、角茴香、连翘、大黄、黄芩、柏木、兜娄香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筒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

        其中所说的主料是降真香,再加诚其他的材料。

        在《遵生八笺》“聚仙香”条中,记载以竹子为心的“篦香”的相似制造法。

        ■抹香

        抹香,指呈粉末状之香,又作末香、秣香。主要是供撒布于道场或塔庙等地。

        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悉以杂花末香(中略)供养七宝妙塔。”

        ■香汤

        香汤是指调和诸种香而煎成之汤水。多用于洗净身体。

        在《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中说:“四天王接置金机上,以天香汤浴太子身。”

        《浴佛功德经》中说:“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旃檀、白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

        古来每于四月八日佛诞生日时,以香汤灌佛像,即依据此上所说而来。

        又,通常禅宗所称之香汤,乃用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积谷、甘草等药所煎煮而成,又称七香汤。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十二星座在中国的传播[228]

  • 佛教八苦与佛教生死观浅析[302]

  • 佛教的忏悔观[357]

  • 中国佛教中的虎文化[392]

  • 师父们的日常服饰,你了解吗[309]

  • 从佛教的“三观”看生态智慧[436]

  • 这些源自佛教的成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506]

  •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486]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626]

  • 癸卯兔年,一起了解兔和佛教故事[648]

  • 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745]

  • 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974]

  • 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1103]

  • 佛教中的神秘数字108,蕴藏着什么秘密?[973]

  • 佛教的食物[1168]

  • 佛教的“戒”是什么?[1294]

  •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贡献[1157]

  • 佛教的生活学[1161]

  • 佛教“般若”与庄子“齐物”异同论[1160]

  • 近代科学家与佛教大师眼中的“佛教与科学”[114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