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16]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08]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02]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13]

  • 远离你身边的“老实人”[117]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121]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66]

  •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117]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57]

  •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102]

  •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114]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4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 作者: 憨山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342   时间:2023-1-26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26日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懒惰为苦功,以长我慢为孤高,以弄唇舌为机锋,以执愚痴为向上,以背佛祖为自是,以恃黠慧为妙悟。故每到丛林,身业不能入众,口意不能和众,纵情任意,三业不修。以礼诵为下劣,以行门为贱役,以佛法为冤家,以套语为己见。

        纵有能看话头做工夫者,先要将心觅悟,故蒲团未稳,瞌睡未醒,梦也未梦见在,即自负贡高。走见善知识,说玄说妙,呈悟呈解,便将几句没下落胡说求印正。若是有缘,遇明眼善知识,即为打破窠臼,可谓大幸;若是不幸,撞见拍盲禅,将冬瓜印子一印,便断送入外道邪坑,堕落百千万劫,无有出头之时,岂非可怜愍者哉!此等愚痴之辈,自失正因,又遭邪毒,纵见临济德山,亦不能解其迷执,岂不为大可怜愍者哉!禅门之弊,一至于此。

        谛观从上古人,决不是这等。但看百丈侍马祖,每在田中作活,如插锹子、野鸭子公案,便是真实勘验工夫处。以此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杨岐之事慈明,二十余年,行门亲操,执事百千辛苦,未尝惮劳,故得光明硕大,照耀今古。若懒融之负米、黄梅之碓房,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何其今之少年,才入丛林,便以参禅为向上,只图端坐,现成受用,袖手不展,一草不拈,如此薄福,绝无惭愧之心。纵有妙悟,只成孤调,绝无人天供养,况无真实修行,虚消信施,甘堕沉沦者乎?

        若是真实为生死汉子,当观本师释迦文佛,于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为求菩提舍头目髓脑处。如此当发勇猛,拼舍一条穷性命,将这一具臭骨头,布施十方,供养大众。一切行门,苦心操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于日用六根门头,头头透过,便得法法解脱。古人云:“从缘入者相应疾。”如此用心,三十年不改,纵不悟道,再出头来,定是顶天立地汉子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求乐,不是求苦![1774]

  • 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一法师][1330]

  • 探寻古人的信仰世界[2878]

  • 请学学古人造佛的节俭意识[2123]

  • 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释果宁][3468]

  • 古人德行的典范[慈清][3838]

  • 古人饮茶的“六境” 与“三得”[3201]

  • 古人的智慧 世界最美的历史遗迹(图)[462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