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6]

  • 清茶饮语[100]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1]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4]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摩难提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38   时间:2023-2-9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2月9日    佛学研究网

        一、译 经

        晋长安昙摩难提

        昙摩难提,中文名法喜,是兜佉勒(古国名)人,幼年离俗出家,聪慧早熟,精心研读佛教经典,遍观经、律、论三藏,背诵《增一阿含经》,博学多识,没有他不懂的学问,所以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望,受到人们的敬佩。少年时就开始游历诸国,他常说:"弘扬佛法,任重而道远。"所以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流沙大沙漠,带着佛经,于前奏苻坚建元(公元365年一384年)年间,来到了长安。

        难提学业优异,声名远播,苻坚以礼接待。先前,流传到中国的佛经中,没有《四含经》,苻坚手下的武威太守赵王,打算请难提翻译《四含经》,但这时慕容冲已经反叛,出兵避攻苻坚,关中地区人心不稳,而赵王仰慕佛法,一往情深,舍身忘家,于是请安公等人,在长安城中,招集了一些有学问的僧人,请难提翻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还有先前曾翻译的《毗昙心》、《三法度》等经书,共计106卷。由佛念传译,慧嵩做笔录,经过两年的努力方才完成。待后秦姚苌逼近关中,形势危急,难提才辞别回西域。关于他以后的事迹就不清楚了。

        在当时,苻坚刚刚失败,群锋互起,各种势力派别相互残杀,百姓四处逃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进行佛经的翻译,这都是赵正的功劳。赵正字文亚,是洛阳清水人,或有人说是济阴人。18岁时任前奏著作郎,后升任黄门郎、武威太守等职。赵正身材很瘦,而且不长胡子,有妻妾却没有儿女,有人说他是阉人。但他性度敏达,学识广博,生性好进行讥谏,无所顾忌。在苻坚末年,苻坚宠惑鲜卑,没有上进心,对治理政事产生厌烦之心,赵王作歌劝谏:"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苻坚动容道:"这是说朕啊!”赵正又作歌道:"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荫,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苻坚笑道:"这是说的你自已吧?赵正的调侃、戏谑、机捷,由此可见。后来关中地区佛法盛行,赵正打算出家为僧,苻坚感到很惋惜,没有同意。待苻坚死后,才遂其志。出家后改名为道整,因而作颂说:"我为什么生得这么晚,涅磐为何这样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佛门。"后来赵王隐居于商洛山,潜心钻研佛教经、律。晋雍州刺史郄恢,钦慕赵正的风范,带着他一同游历。后赵正卒于襄阳,终年六十余岁。

        原典

        昙摩难提。此云法喜。兜佉勒人。龆年离俗聪慧夙成。研讽经典以专精致业。遍观三藏闇诵增一阿含经。博识洽闻靡所不综。是以国内远近咸共推服。少而观方遍历诸国。常谓弘法之体。宜宣布未闻。故远冒流沙怀宝东入。以符氏建元中至于长安。

        难提学业既优道声甚盛。符坚深见礼接。先是中土群经未有四含。坚臣武威太守赵正欲请出经。时慕容冲已叛起兵击坚。关中扰动。正慕法情深忘身为道。乃请安公等于长安城中。集义学僧请难提译出中增一二阿含并先无所出毗昙心三法度等凡一百六卷。佛念传译。慧嵩笔受。自夏迄春。绵涉两载文字方具。及姚苌寇逼关内人情危阻。难提乃辞还西域不知所终。

        其时也。符坚初败群锋互起。戎妖纵暴民流四出。而犹得传译大部。盖由赵正之力。正字文业。洛阳清水人。或曰济阴人。年十八为伪秦著作郎。后迁至黄门郎武威太守。为人无须而瘦。有妻妾而无儿。时人谓阉。然而情度敏达学兼内外。性好讥谏无所回避。符坚末年宠惑鲜卑隳于治政。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朕也。又歌曰。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阴。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坚笑曰。将非赵文业耶。其调戏机捷皆此类也。后因关中佛法之盛。乃愿欲出家。坚惜而未许。及坚死后方遂其志。更名道整。因作颂曰。佛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大道。后遁迹商洛山。专精经律。晋雍州刺史郄恢。钦其风尚逼共同游终于襄阳。春秋六十余矣。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僧光[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9]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21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22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27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3)[276]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2)[2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1)[27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度[3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义[27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崇[336]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道邃[338]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法开[3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法兰[3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支遁[36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道潜[4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乘[353]

  • 白话《梁高僧传》丨康法朗[459]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雅[538]

  • 白话《梁高僧传》丨康僧渊[3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