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5]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55   时间:2023-2-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习惯辩驳是本能,收敛克制是能力。

        作家王蒙曾说:“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

        深以为然,语欲胜人,是最大的关系杀手。

        你让别人尴尬下不了台,别人自然不会让你好过;你让别人舒心,别人才能让你开心。

        若是总想在语言上压倒别人,习惯性的针锋相对,不赢不休,这是为人处世最大的愚蠢,迟早要吃大亏。

        而有智慧的人,面对别人的反驳与批评,会先消化再内省。

        人活于世,克制住自己的反驳欲,是最顶级的自律。

        1 愚者善驳

        生活中总有爱反驳的人,不管你说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辩驳。

        从不考虑言语是否得当,只要说的别人哑口无言,就会得意洋洋,引以为傲。

        殊不知,句句反驳、字字雄辩,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只会将自己陷入无尽的深渊,甚至赔上性命。

        唐朝的魏征,善于直言进谏,是一代名臣。

        一日,唐太宗想将男子服役的年纪从21岁改成18岁。

        可魏征却极力劝阻,大殿上当着百官的面,与唐太宗辩驳,说他透支民力,不留余地。

        唐太宗说不过魏征,便接受了他的意见,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数日后,魏征又在朝堂劝谏,唐太宗回到寝殿,怒火中烧的说道:“有朝一日,我定要杀了魏征那个乡巴佬。”

        后因长孙皇后好言相劝,唐太宗暂时平息了怒火。

        很多年后,魏征去世,唐太宗积恨已久,终于爆发,命人将魏征的墓碑砸了来泄愤。

        习惯性反驳,是毁掉幸福生活的导火索。

        与亲近之人辩驳,使其关系疏远;与旁人辩驳,则会徒增愤懑烦恼。

        而且,你的反驳与争辩,并不会让你身处高位,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反而会让你付出无法承担的代价。

        《道德经》中讲:“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无意义的辩驳,没有真正的赢家,在语言上争高下,是情商低的表现,更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真正睿智的人,会克制自己的反驳欲,懂得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法则。

        2 仁者沉默

        老子曾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聪明的智者从不多言,无知的愚者却喜欢四处说长道短。

        人与人相处,贵在沉默止语,不在牙尖嘴利。

        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比起口若悬河,沉默寡言更有力量;比起锱铢必较,懂得进退更有姿态。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在学堂遇到了一位性格怪异、脾气暴躁的同窗,总是有意无意的针对他。

        一日,曾国藩在窗前读书,这位同窗嚷嚷道:“别在这看书,赶紧走开,挡住了我的光线。”

        听罢,曾国藩默不作声的挪到一边,接着读书。

        深夜,曾国藩挑灯夜战,埋头苦读,同窗便冷嘲热讽说他假刻苦,影响自己休息。

        曾国藩依旧不言不语,躺在床上继续学习。

        后来,曾国藩成功考取功名,而那位同窗却榜上无名。

        怎料,得知曾国藩中举后,又讽刺挖苦,说他将自己的好运气都占没了。

        此话传到曾国藩耳中,他依旧保持缄默,认真踏实的做自己的事情。

        庄子有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位置不同,不必辩驳;层次不同,少言为贵。

        人生在世,总是充满了质疑和反对,若一一反驳,时时争辩,只会让自己感到心力交瘁。

        倒不如学会沉默,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因他人的言语烦心,不因他人的观念受困。

        要知道:不争辩不是理亏,保持沉默不是软弱,这是为人的气度和做人的洒脱。

        3 善者内省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了解自己,时刻检视和反省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面对不善的言论,习惯性反驳,只会让自己显得浅薄和无知。

        唯有自省,能清晰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收获成功。

        书法大师沈尹默,早年在浙江任教时,已名扬四海。

        一日,他在朋友家做客,创作了一首诗。

        次日,陈独秀看到此诗点评道:“虽然诗写的不错,但是字却平庸,没有特点。”

        于是,陈独秀便去见沈尹默,想与他探讨一番。

        陈独秀还未进门,就大声喊道:“我叫陈仲甫,在刘三家中看到了你的诗,诗很不错,字却很是俗气。”

        沈尹默还未来得及看清客人是谁,就听到这么刺耳的批评,心中难免不悦。

        但还是眉眼带笑的招呼陈独秀坐下,并与他谈起了书法。

        这让沈尹默深受启发,便开始苦练书法,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家。

        后来沈尹默感慨道:“若没有仲甫兄的批评,我定不会潜心苦练,更不会有今日的成就,我定要好好感谢他。”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面对批评,愚蠢的人只会抱怨反驳,无法得到改变与成长。

        而越优秀的人,越善于向内归因,不断地反躬自省,才能向外成长,优于过去的自己。

        有道是:“弱者自困,强者自省。”

        懂得自省,是真正的智者;敢于自省,是真正的勇者;自省,是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因为,那些反省后的领悟和付出,都会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4 智者精进

        老子说过:“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巧言善辩之人并非是真正厉害的人,忍辱不辩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面对别人的诋毁、指责,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默默的精进自己,强大自己。

        当你足够强大,才能得到命运的馈赠,世界也会对你和颜悦色。

        北宋诗人范仲淹,家境贫苦,自幼丧父,母亲改嫁。

        年少的他成了“拖油瓶”,常常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有人嘲笑他是没有父母要的笨小孩,有人说他活该穷苦一辈子。

        但他没有据理力争,对别人的言论也都置若罔闻。

        同时,他也没有就此颓废沉沦,而是奋起读书,决定靠自己改变人生。

        三更入睡,五更起床,以粥度日,咸菜饱腹,全部时间都用来认真读书。

        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辩驳他人的苛责,将所有的苦难当做动力。

        后来,范仲淹金榜题名,就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格言联璧》中讲:“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人生的沟沟坎坎,多半是能力不足所致,深耕自己,强大自己,便无人能伤你分毫。

        而无谓的反驳,并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反而会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沦陷,困住自己的前程。

        不去辩驳,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迎难而上。

        你强大的能力,就是你最大的资本和底气。

        不惧困难,不畏挫折,方能前途坦荡,安稳过此生。

        老子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辩是愚者的行为,不争才是智者的高明。

        争强好胜,容易自断后路,静而不辩,方能包容万物。

        不要总以口舌争胜,学会沉默,时常自省,日日精进,是处世的智慧,也是生命的修行。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少些辩驳,多些包容,淡定沉稳,自在喜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246]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334]

  • 无论和谁相处,都要懂得“闭嘴”[299]

  • 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340]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404]

  • 用沉默代替一切![368]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运动,读书,独处[427]

  • 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就是克制自己的表达欲[581]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689]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570]

  •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516]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633]

  • 陈坤:学佛未必是苦行僧,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521]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670]

  • 这5件事大可不必抱怨,越早知道越好![544]

  •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566]

  • 把话说好了,人生就顺了[1021]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 ![2441]

  • 你的修养和格局,都藏在遇事的第一反应里[860]

  • 在逆境恶缘中保持善念[86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