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5]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0]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4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与情绪相处的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00   时间:2023-2-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情绪,永远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大主题

        当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很难受,甚至完全被情绪淹没、主宰,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为,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怎样来面对和处理这样的情绪呢?怎样才能让自己尽快恢复呢?怎样才能尽量减少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和伤害呢?

        过去对待情绪的惯性模式

        不接纳负面情绪,通过头脑里的自我说服、自我开导来缓解。

        这种方法通常可以奏效,而且随着自己储备的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头脑的说服力越来越强。

        久而久之,那些情绪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被疏导,而是积压在心里了,甚至被压进更深层的潜意识,换一种方式来控制我们。

        尝试使用新方法来应对情绪

        不评判、不否定、不试图控制情绪,而是通过直接感受身体的变化来使它慢慢平息。

        情绪的本质就是身体中的能量,当我们愤怒、委屈或者悲伤时,能量堵在身体里,必然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头脑也许可以自我说服、自欺欺人,但身体是不会骗人的。它舒服不舒服,我们直接就能感受到。与其绕在头脑里面,不如直接从身体入手。

        去感受那个能量的拥堵,不加评判,保持觉察,给它点时间,等它流走。当能量再度顺畅流动起来,负面情绪自然就随之消失了。

        情绪的处理方法

        前阵子我经历了一个事件,这件事正好体验了一下这两种情绪处理的方法。

        事情的经过是:我开车走一条不熟悉的路,本来是直行却不小心占了右转车道等红灯。

        后面不断有车超过来,有两辆车摇下车窗大骂:“你他妈真缺德!”“你他妈会不会开车!”。

        一个红灯不到一分钟,我却度秒如年,冒了一身汗。

        情绪的变化是:当我发现自己占道时,心里有点愧疚。头脑帮我找借口:我对这条路不熟悉,两车道一般右侧车道都是直行加右转,谁知道这条路的右侧车道只有右转道呢?不赖我。

        后来被骂,又觉得很委屈。头脑替我鸣不平:我又不是故意的,却被骂得那么难听。我也太倒霉了。

        再后来,被骂了好几次,我愤怒了。头脑里的声音说:你们至于这么急吗!被堵一会儿就破口大骂,你们才他妈的没素质呢!

        随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头脑开始开导我:别跟这帮人一般见识,他们骂我是替我消业呢,我才不在乎。反正我也不是故意的。他们生气是他们的事,跟我没关系,我犯不上生气,完全没必要……

        至此,我基本平静了。似乎也不愤怒了。但情绪过去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我仍然感觉到身体里的不舒服。

        你看,压抑、否定、自我开导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表面似乎平静了,但那股情绪的能量没有得到疏导,内在仍然翻江倒海。

        感受情绪

        于是我尝试放下头脑不去分析和评判,不去计较谁对谁错,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觉察身体的感受上面。

        我发觉:我的脸有点发烧。

        我的胸口好闷,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点透不过气,甚至需要很急促的吸气。

        我的胃部酸酸胀胀的,腹部里面好像翻滚着什么,有恶心的感觉,好像张开嘴就能吐出来一样。

        手微微有点发抖。

        仔细去觉察,才发现我的身体给我发出了这么多的信号。而且经过了之前头脑里的一系列分析之后,这些身体反应几乎没有得到缓解。

        头脑层面的情绪处理,基本只是安抚了头脑里的躁动,至于身体上的这些反应,它无能为力。所以真相是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轻信了自己的头脑,其实它恰恰是爱说谎的那一个。

        我继续觉察身体里的变化,不带任何评判,不去排斥那些堵、恶心、酸胀的感觉,只是静静的看着它们、陪着它们。

        渐渐地,我觉得脸不烧了,胸口也不那么压得紧了。然后胃部和腹部的不适得到缓解。

        我感觉到有一股气流向上涌,我就任由它冲上来,紧接着打了一个嗝。当这个嗝打出来之后,我觉得舒畅了好多。

        身心一下子舒畅好多。

        刚才的那些自责、委屈、愤怒,似乎也烟消云散了。这个过程前后也就几分钟而已。

        情绪像弹簧

        情绪就像弹簧,你越要压抑它、控制它,它就越拼命的反弹。如果放下控制,单纯的感受和陪伴,它自己就平静下来了。

        当情绪来时,我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

        头脑的处理方法,只是让我的外壳更坚固,气球暂时不会爆炸,但不断充气的气球,纵然外壳再结实,也有爆炸的一天啊。

        而感受身体的处理方法,才是真的帮我的气球撒气,让那些充进来的恶气、臭气流动起来,找到出口。

        与情绪相处的模式

        我觉得与情绪相处,需要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

        首先是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开始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

        其次,不带评判的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出口,得到疏导。

        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

        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委屈的情绪?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210]

  • 最耗费生命能量的,竟是你的起心动念![257]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355]

  • 急什么,慢慢来[387]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334]

  • 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320]

  • 人际交往中的三种境界: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439]

  • 化解愤怒最好的方式[353]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82]

  • 痛苦和情绪都是“想出来的”[440]

  • 沉住气,熬过去[473]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578]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气”[447]

  • 学会给自己“刹车”[519]

  • 当自己无路可走时,请信任你的感觉和直觉[792]

  • 最好的情绪管理: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615]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662]

  • 4个简单技巧,教你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1506]

  • 透过呼吸,来管理工作中的情绪[741]

  • 一行禅师:佛陀开悟那一天发生了什么?[8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