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5]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3]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四个佛门秘诀,在线为情商“充值”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80   时间:2023-3-5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3月5日    佛学研究网

        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行菩萨道必修的功课,是权巧度众的方便法门。一个人发心修学菩萨道,应广行这四种方便法门,才能摄受众生,令入佛智。
      
        四摄法不但是菩萨道必修的德目,也是立身处事的准则。若能时时力行,就能圆满人际关系,增加人间美好善缘。

        布 施

        布施就是给予之义。

        布施有三种:财布施,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提供人、财、物让对方得到帮助,并不要求任何回报;法布施,是用你的佛学知识、世间学问来帮别人,替他解决困难;无畏布施,在别人内心恐惧痛苦的时候,对他们施予安慰与救护,让他感到安全、放松、温暖,给予对方心灵的依靠。

        当我们带着清净的心去付出,真心去帮助别人,自己的内心也能够得到滋养,身边的人也能学习到布施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关系自然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爱 语

        爱语,就是与人沟通时,语言要具足善巧。

        《大宝积经》说,爱语是常不舍离欢喜之心,爱语是以无染心分别开示,爱语是对众生善言安慰,爱语是演说利益之事。爱语不需要花钱,但是很难做到。出语伤人的事,随处可见、随时可见。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毛病,都管不住自己。说出来的话不是爱语,总是或多或少带有刺儿扎人。本来一件很好的事,因为语言不美,方法不对,说话的语气不对,人家接受不了,心里就会产生疙瘩。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多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柔和的言辞来勉励别人。说话使人听了生欢喜心,从而引导对方踏上正途。

        利 行

        所谓利行,即以身口意一切方便,利益他人。譬如佛家常讲“随喜”他人,见到众生做功德,能帮助他成就,自然是功德无量,但是能力有限时,发自内心的赞叹别人,同样有无量功德。

        《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周围人的很多饶益:父母养育了我们的生命,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同学陪伴我们成长而且给予了各种帮助。因此,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恩德,并尽力回报他们、帮助他们,这叫做利行。

        同 事

        同事,是指与众生做朋友,让自己先认同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后再渐渐转化他,让他得到佛法的利益,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一种方法。

        《法华经》中有一则典故,大富长者的儿子幼年时与家人失散,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从小流落在外,因生活困苦沦为乞丐。起初,长者找到他时,他误以为对方要害自己,于是逃走了。长者只好请家丁化妆成乞丐,与幼子成为朋友,并且带他去长者家中做工。一来二去,幼子渐渐熟悉了长者家的生活,机缘成熟时,长者才将真相和盘托出。

        世上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有喜怒哀乐,我们在感受苦乐方面是平等的。所以要像爱护自己一样,去爱护他人。因此,“同事”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心”之上的自他相换。

        四摄相处之道,就是结好缘,就是自利利他,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如何广结善缘?四摄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且生活中也是能够做得到。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门中的孝文化[410]

  • 初六接“好运”,佛门送“五穷”[612]

  • 这个时代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逆商[520]

  • 佛门中那些“吃”的事儿[708]

  • 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冷却剂”[772]

  • 最顶级的情商,是跳出自己的位置[787]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664]

  • 佛门洗浴文化,想不到佛对洗澡这件事如此重视[1177]

  •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1268]

  • 佛门与数字:佛教中的“七”有哪些意思[933]

  • “六时吉祥”的六时是多久?揭秘佛门时间观[911]

  • 快乐的秘诀[1223]

  • 为人低调是一种绝学[1383]

  • 诗僧贯休小传[4081]

  • 不看不知道,佛门竟有这么多“专业”[4299]

  • 一键细数,佛门中常见的宝物有哪些?[2506]

  • 1分钟也能修行,适合现代人的修行秘诀[1920]

  • 牛年必备佛门吉祥话[2185]

  • 有一种高情商,叫“二八定律”[2180]

  • 幸福人生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15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