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5]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4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02   时间:2023-3-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8日  佛学研究网

        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种:从窗中看月;第二种:在庭院望月;第三种:站高台上玩月。

        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他的胸襟和气度。

        格局小的人,容易困于方寸之地,在琐碎中沉沦。

        格局大的人,胸怀宽广,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活得逍遥自在。

        01 格局大了,能容言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品性高尚之人,就像水一样,能够包容、滋养万物,却不争不抢。

        宋代吕蒙正,自幼家境贫寒、三餐不继。

        后来,他发奋苦读高中状元,官至宰相。

        有一次,他上朝奏事,忽然背后传来嘀嘀咕咕:没想到这个住破窑的小乞丐,也做起了宰相。

        吕蒙正假装没听到,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随从忿忿不平地要去查证是谁说的,却被吕蒙正制止道:

        “如果知道是谁,难免心头不快难以相处,还不如不知道,反正对我没什么影响。”

        此等大度容言,连宋太宗都感慨:“蒙正气量,我不如。”

        古人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灾难祸患,常源于不能忍、不能容。

        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处处透露着内在的格局。

        或许是在家里:父母在唠叨,时常会笑一笑;伴侣在抱怨,尽量多陪一陪;孩子在大叫,立即就抱一抱。

        或许是在家外:小人在冷嘲热讽,把他当作赞赏;闲人在乱嚼舌头,把他当作鼓掌;恶人在蓄意丑化,把他当作表演。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各人的认知也大相径庭。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容言。

        他能容外界的喧闹嘈杂,不争对错;他能容众人的议论纷纷,不辩是非。

        凡此种种,既不是理亏,也不是糊涂,而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利避害的高瞻远瞩。

        人生百年,若能守住初心,容他人置喙,不仅仅是宽容他人,更是饶过自己。

        02 格局大了,能容人

        《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不舍弃任何微小的土壤,成就了泰山的高大;不排斥若干细小的溪流,成就了河海的深广。

        人,亦是如此。

        若能容他人的无理取闹、不良习性,自能成就你的格局和气场。

        汉武帝年轻时,曾微服私行至一家荒郊客店。

        夜深了,汉武帝想要些热水,店家气却不客气地说:“只有刚洗完菜的凉水。”

        随从立马想发作,却被汉武帝制止了。

        一行人安顿好后,店家对妻子说:“这伙人肯定是强盗,要召集众人袭击他们。”

        妻子阻止道:“不可,看气质,他们或许是大人物。”

        最后,她灌醉了丈夫,特地杀鸡杀羊,款待汉武帝一行人。

        第二天离开时,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男店家的无礼,反而给了重赏。

        因为他明白,半夜时分佩戴刀剑的一行人,的确很容易让人误会。

        古语有云:“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做人,宽容别人是一种修养,厚道善良是一种美德。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容人。

        北宋的苏轼,容得下将自己推倒的醉汉,不气不恼,还“自喜渐不为人识”。

        三国的蒋琬,容得下“只应不答”的杨戏,坦然一笑,接纳他的脾气本性。

        苏轼也好,蒋琬也罢,他们察人之难、谅人之过,都有值得效仿的大格局。

        当我们在指责他人、看不惯他人时,何不细细思量,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唯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方能“容人所不能,成人所不能成”!

        03 格局大了,能容事

        古人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世事繁杂,有所忍耐,方能有所成就;人心各异,有所宽容,方能成就德行。

        晚清张之洞,身材特别矮小。

        他刚任湖广总督时,一个画家画了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分别是当地两位官员和张之洞。

        那两人,皆以身材短小出名。

        画家将此画在武昌展出,一时引来无数讥笑和看热闹的人。

        张之洞属下说要将画家抓进大牢,而他本人则笑着说:“不值得花心思。”

        最后,他居然自掏腰包,让下属买回了那幅画。

        消息一传出,画家惊讶不已,从此毕恭毕敬,而满城百姓更是交口称赞。

        胸怀宽广的人,遇到再大的事都能控制住情绪,更不会为了琐事而苦恼。

        或许是善妒之人的中伤:忍一忍,清者自清,时间会给出答案。

        或许是无礼之人的轻视:让一让,自己的价值,不用他人来界定。

        或许是戚戚小人的欺骗:笑一笑,人在做,天在看,走好自己的路。

        尘世间,从来就没有非要揭竿而起的“大事”,也没有非要讨个说法的“急事”,更没有非要辩个黑白的“要事”。

        许多时候,所谓的大事、急事、要事,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的“容”。

        心若计较,所遇繁华皆是一片荒芜;心若放宽,腊月寒冬亦能春意盎然。

        古人云:“大智者必谦和,大智者必宽容。”

        格局大,能包容,正是人生大智慧:

        能容言,抱怨会变少,气度会越来越大;

        能容人,道路会变宽,胸怀会越来越广;

        能容事,问题会变小,眼界会越来越高。

        余生,做一个大格局之人,格局越大,脾气越小,自能渡得了人生的苦、享得了生活的甜。

        愿你我放大格局,一生安然。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210]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75]

  •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398]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82]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497]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492]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714]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93]

  • 营养自己,保养自己,修养自己[537]

  •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507]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625]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619]

  • 骨子里的高贵[588]

  • 你的语气,就是你内心的样子[710]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673]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56]

  •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单[858]

  • 一个人成长的捷径,是提升内在心智[858]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772]

  • 你的修养和格局,都藏在遇事的第一反应里[86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