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9]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35]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6]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0]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7]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1]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8]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1]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7]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35   时间:2023-3-13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论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岁月的年轮,不仅是时间的流逝,还饱含智慧的沉淀。

        时间的利刃,在我们身体留下皱纹的同时,也刻下了人生的大智慧。

        人到中年,应该越过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有三件事不值得去做。

        一、不刻意合群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过去觉得一个人吃饭、逛街很孤独,后来才懂得,独处的人,最了解自己的需求。

        人,总要在人群中,保持独特的个性,拥有独立的人格,彰显不凡的气度。

        喜欢跟他人保持距离,性格沉稳内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路遥离群索居,在偏僻的煤矿医院里,目不窥世,足不下楼,在心灵的花园里静静地创作。

        最后,这部“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的巨著出世,感动了成千上万青年。

        陈忠实震惊了:才10年,不知不觉间,路遥已经攀上文学的顶峰。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说:“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古往今来的哲人,大多有点内秀,外表不动声色,内里情感丰富、思想深刻。

        他们的精神花园,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鸟语花香。

        在旁人眼里,他们有点不善交际,但他们骨子里透出的人格魅力,让所有靠近他们的人舒服。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回归真实的自我。

        生活已经很累了,不要再勉强自己去刻意结交感觉不舒服的人,而去结识那些相处舒服让你更好的朋友。

        二、不过于纠缠

        古语云:“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

        周国平说:“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自于盲目较劲。”

        活在世上,恩怨情仇实在太多,午夜梦回,难免对久远的往事耿耿于怀。

        放下,就是世间最简单的道理,又是最高深的道理。

        王尔德说过:“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院子里栽种荆棘。”

        一念执著,痛苦的是自己;一念放下,快乐的也是自己。

        放下纠缠不休的往事,最大的意义不是宽恕一些人、一些事,而是放过自己。

        过去犹如水上波纹,已经完全没有痕迹,为何还要沉溺在记忆的泥淖,心怀愤懑、怨恨?

        有能力消化幸福,就应该有能力放下怨恨,好让自己一身轻松。

        卸下包袱,也许会发现,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其实还给我们带来不可替代的磨炼。

        换个角度想,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让你发现自己的阴暗面。

        折磨过你的事是在成就你,让你摒弃自己的脆弱,铸就坚不可摧的强大。

        禅语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

        过去的恩怨情仇没有好坏,一念执著,就是痛苦;一念放下,就是轻松。

        与其让往事苦苦折磨自己,不如跟过去和解,不纠缠、不执著,卸下内心的包袱。

        轻装上阵,愉快地欣赏朝霞夕阳时,就会发现:放得及时,真是人生大幸。

        三、不挑剔埋怨

        曾国华是曾国藩的弟弟,资质上佳,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喜欢推卸责任。

        他参加科举,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一定能上榜,不料名落孙山。

        失望之余,他怨天尤人,痛骂监考官没有欣赏他,怪责老婆没有好好约束他读书。

        曾国藩资质不如曾国华,科举也比他更为不顺,有一次科考的试卷,还被当成反面教材。

        但曾国藩没有气馁,不断反省自身不足,痛下苦功,终于考取了秀才、进士。

        孔子赞叹颜回的修养很高,说他“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是颜回不会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弱者怪责别人,强者反省自身。

        遭遇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反省自己,是强者所为,因为他们敢直面现实。

        怨责别人,是懦弱的表现,是没有勇气面对自身错误的行为。

        苏格拉底说:“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

        成长自反省而来,遇事就埋怨,穷尽半生,也不会有任何长进。

        埋怨没有任何意义,不动手解决问题,困难依旧,不会有任何进展。

        埋怨就像一支毒箭,麻痹心灵,让我们无法看清,所有的糟糕处境,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

        不要埋怨,不要卸责,这只能显示自身的无能,有时间埋怨,还不如放手一搏。

        笑着面对,所谓的麻烦事,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人生过半,经历过风雨,欣赏过彩虹,世事多半是苦乐交织、悲欣交集。

        最有意义的事,不是得到全世界,而是保持个性,及时放下,知足常乐。

        少点物质的牵绕,多点探索内心的世界,精神的土壤肥沃,人间处处是乐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91]

  • 思维的八层境界:大多数人只到第四层![301]

  • 原来,这就是 “乌鸦定律”[483]

  •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639]

  • 别人家的屋檐再宽,不如自己有伞[471]

  • 少年择高处立,中年就平处坐,老年向宽处行[578]

  • 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少虑、少欲、少言[478]

  • 想要获得安全感,你得有清晰的自我界限![584]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626]

  • 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575]

  •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541]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降低期待[582]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724]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运动,读书,独处[827]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71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1027]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855]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远离烂人[786]

  •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755]

  • 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最高配[69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