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6]

  • 清茶饮语[10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1]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6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4]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40   时间:2023-3-17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3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

        晋长安弗若多罗

        弗若多罗,翻译为“功德华”,罽宾国人。弗若多罗少年出家,戒行精严、气节高崇,他备通三藏,尤其专精于十诵律部,是外国师宗,当时人们都说他已经证得圣果。

        多罗大师在姚秦弘始年间到关内传法,王上姚兴待之以上宾之礼,鸠摩罗什大师也因其戒德而崇敬有加。起初,汉地虽然传译了很多的经法,但律藏未有人进行翻译阐释。听闻多罗善于律部,大众都非常想请多罗大师进行翻译。

        在姚秦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集合了义学僧数等百余人于长安中寺,延请多罗大师诵出《十诵》的梵本,罗什大师译为汉文。可惜在翻译到三分之二时,多罗大师得病庵然弃世。因为大业未就而主法之师先已辞世,大众对此深感悲恨、痛心疾首。

        原典

        弗若多罗。此云功德华。罽宾人也。少出家以戒节见称。备通三藏而专精十诵律部。为外国师宗。时人咸谓己阶圣果。以伪秦弘始中振锡入关。秦上姚兴待以上宾之礼。罗什亦挹其戒范厚相宗敬。先是经法虽传律藏未阐。闻多罗既善斯部。咸共思慕。以伪秦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集义学僧数百余人于长安中寺。延请多罗诵出十诵梵本。罗什译为晋文。三分获二。多罗构疾庵然弃世。众以大业未就而匠人殂往。悲恨之深有踰常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僧光[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9]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21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22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27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3)[276]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2)[2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1)[27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度[3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义[27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崇[336]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道邃[338]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法开[3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于法兰[3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支遁[36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道潜[4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乘[353]

  • 白话《梁高僧传》丨康法朗[459]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雅[538]

  • 白话《梁高僧传》丨康僧渊[3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