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24]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15]

  • 清茶饮语[100]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13]

  • 对松悟禅[13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1]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5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2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74]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66]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73   时间:2023-3-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荀子》云:“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

        与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内心充满正能量;与智者同行,生命充满睿智;与高人同行,将会走上人生巅峰。

        和谁在一起,便会有怎样的人生。

        01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庄子在《秋水》篇写道:“ 井蛙不可言海,夏虫不可言冰 。”

        深井中的青蛙,自然不懂大海的宽阔;夏天的虫子因为时节,无法感知冬天。

        层次不同的人,永远都无法聊在一起,圈子不同的人,更是不必强融。

        三国时期,管宁与华歆是同窗好友,关系十分交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管宁淡泊名利,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华歆却贪慕荣华富贵,丢失初心。

        他们两人锄地时,共同发现一块金子,管宁不为所动,华歆却拿在手中恋恋不舍。

        一起读书时,窗外有华丽马车经过,管宁安心读书,华歆立马放下书出去观赏。

        从此,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两人再也不是朋友。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交友,贵在彼此的价值观相同,若是两者相差甚大,终会渐行渐远。

        02 人心不同,不必强求

        《左传》中写道:"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每个人的心都是不一样的,正如面貌一样,千差万别。

        人心不同,则不必同行。

        单纯良善之人碰见虚伪狡猾之人必定吃亏,人品端正的人与小人势必不会同流合污。

        宋末明初,世道混乱,学者许衡跟大家一起逃难,途遇一颗梨树时,众人纷纷上去哄抢,唯有许衡不为所动。

        人们问他:“大家都在拿,你为何不摘梨解渴?”

        许衡说道:“一来不知梨树的主人是谁,二来不是我的,岂能乱摘。”

        众人笑道:“这乱世,谁又知道梨树的主人是谁。”

        许衡缓缓说道:“此梨树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正所谓:“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

        真正的义士即使在没人监督之下依旧会用心来约束自我,廉洁之士不会因没人看见就心生贪念。

        思想境界不同,自然无法交流,彼此目标不同,无法结伴而行。

        人各有志,志向有着高低之分,不必打搅。

        人心更是有着大小之分,不必强求。

        03 和谁在一起,决定了你的一生

        《荀子·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田中,即使不用扶自会挺直;白沙混在黑土之中,会逐渐染黑。

        你和谁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

        战国时期,淳于髡在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举荐了七位贤士,齐宣王感到很诧异,问道:“靠谱吗?”

        淳于髡自信满满的说道:“我自身就是贤士,自古以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身边之人皆是贤士,寻找自然容易。”

        《周易》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彼此有着相同乐趣和志向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也会自然而然走在一起。

        积极乐观之人,身边朋友也是正能量满满;悲观消极之人,周围也是乌云密布。

        古时候孟母三迁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正是因为不断寻找良好的氛围与品德高尚之人,所以成就了一代孟子。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和谁在一起,便会有怎样的人生。

        《增广贤文》里讲道:“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

        与谁在一起十分重要,雄鹰若是在鸟窝长大,便会失去翱翔天空的本领。

        野狼在羊群中成长,便会失去驰骋大地的英姿飒爽。

        人一生能走多远,正是看与谁同行,欲为苍鹰,勿与鸟鸣!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273]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427]

  • 《滕王阁序》经典八句话[474]

  • 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遇见你自己[555]

  • 朋友是“无用”的,有用的是圈子[662]

  • 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767]

  • 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843]

  • 禅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影响[964]

  • 净慧长老说做人最基本的六条准则,无论有没有信仰都该看看[1149]

  •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940]

  • 净慧长老:做人的六条标准[1333]

  • 玄奘对敦煌石窟的影响[1106]

  • 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1228]

  • 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1533]

  • 《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举要[1803]

  • 阿底峡尊者在中孟两国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及意义[1607]

  •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399]

  • 南宋时期杭州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2889]

  • 态度摆正了,心也就安下了[3166]

  •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19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