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06]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04]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4]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6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0]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2]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6]

  • 邂逅秋,邂逅美好[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0]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1]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47]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53   时间:2023-4-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人的高低层次,不在财富地位,而在格局和修养。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在这三件事情上浪费时间。

        01 层次越低,越被欲望所困

        据传,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

        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

        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却不舍得放下食物。

        所以,它们轻而易举就被抓住了。

        人也是一样。

        被欲望拿捏,只能失去自由,任人摆布。

        欲望,是枷锁,是负累。

        庄子说:你看痴迷财货的人,整天担惊受怕,生怕有一天自己的钱没了,整日贪婪无度,生怕自己的钱少了。

        这样的日子,物质再富足,又有什么意思呢?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

        欲望,是个无底洞,只能越陷越深。

        层次低的人,为欲望所困,终生难以解脱。

        直到树倒猢狲散,大地茫茫干净,才幡然醒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层次高的人不会在物质上浪费太多时间,而懂得怎样丰盈自己的灵魂。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把人累死,该放下就得放下,人生才有安宁幸福可言。

        02 层次越低,越喜欢得理不饶人

        前段时间,某知名导演在餐厅发飙。

        因为服务员把菜汤不慎洒落在他身上,他把服务员骂了个狗血淋头。

        服务员不停道歉,最后,都被骂哭了,该导演依然不依不饶。

        而在千年之前的宋朝,范仲淹在看书的时候,执灯士兵因为瞌睡,不慎把他的头发烧到了。

        士兵诚惶诚恐的退下,范仲淹却嘱咐下属,不要罚他,不然他这一辈子就毁了,反而继续让他执灯。

        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宽恕别人。

        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一定要别人付出代价,这样的人睚眦必报,层次太低。

        有外卖小哥因为迟到一分钟被客户退餐,不得已,只能自己花钱买下来吃掉,还被客户投诉,扣掉了奖金。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何必揪着不放,不肯饶恕呢。

        层次高的人不会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找茬”上。

        这样的生命,充满着挑剔和戾气,久而久之,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气质、面目也会慢慢改变。

        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很难亲近他。

        傅雷曾说: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路宽处,留三分与人过,滋味浓时,留三分与人尝。

        得饶人处且饶人,既是给别人方便,也是给自己积德。

        03 层次越低,越喜欢谈论是非

        网络时代,人们传播流言的成本极低,所以键盘侠大行其道。

        他们热衷于把流言、闲话当作谈资。

        肆无忌惮地谈论别人的隐私,对别人评头论足,一旦不合心意,就开始出口成脏。

        佛家常讲:口业。

        一个人每次说出伤人的话,都是在给自己造业。

        中国第一代女星阮玲玉,就是因为某小报对她本人的私生活妄加揣测,指指点点,导致舆论哗然,阮玲玉不堪重负,吞安眠药自杀。

        鲁迅还因此撰写了一篇文章——《论人言可畏》。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很多人谈是说非,藏否人物,还洋洋自得,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但却不知道,嘴巴说的是非太多,内心也就会变得浑浊。

        口作的业多了,迟早要报应到自己头上。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层次高的人不会只把眼睛盯着别人、嘴巴议论别人。

        看好自己的人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和止语[40]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94]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259]

  •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273]

  • 真正的慷慨,源于对内在富足的体认[292]

  • 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让别人为难[366]

  • 心不安顿,是因内贼太多[365]

  • 佛说:珍惜身边人,看淡身外物[552]

  • 人的修养,体现在言谈的细节上[678]

  • 眼界是最大的财富,精致是最好的修养[653]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942]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813]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798]

  • 学会给自己“刹车”[826]

  • 修剪自己[782]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801]

  • 营养自己,保养自己,修养自己[819]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893]

  • 骨子里的高贵[798]

  • 你的语气,就是你内心的样子[101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