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10]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06]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100]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5]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73]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2]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3]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6]

  • 邂逅秋,邂逅美好[13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0]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2]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别测试人心,别高估人性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65   时间:2023-5-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5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雅爱搜神,喜人谈鬼,魑魅争光,魍魉见笑。”

        蒲松龄用这句话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鬼狐精怪的世界。

        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背后,不仅有蒲松龄一生的心血,也有红尘俗世的人情冷暖。

        一、贪

        《菜根谭》里有句话:“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人可以利己,但不能贪得无厌,机关算尽到了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山东滨州有个叫高士魁的贫苦秀才,他终日苦读诗书,梦想着能通过科举获得荣华富贵。

        外人看到他如此刻苦攻读,以为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高士魁好学上进的美名传遍州县。

        深山中有一位老狐仙,看尽人间的贪婪丑恶,听闻高士魁贤德的美名后,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可造之才。

        于是,狐仙扮作一胡姓老者借宿高家,决定暗中助其一展抱负。

        经过几日交流后,狐仙感觉高秀才是一个好学上进之人,便表明了身份,表示可以帮助其考中科举。

        高秀才大喜过望,激动地请求道:“您有这般本领,想必凭空变出金银财宝也不是难事。您看我生活如此潦倒,就变些钱来吧!”

        狐仙听后,脸色一沉说:“可以,但需要你先拿出十个铜钱做本钱。”高秀才赶紧翻箱倒柜,终于凑够了本钱。

        只见狐仙把钱放在房梁上,然后开始念咒语。不一会儿,数不清的铜钱竟如大雨般从屋顶落下!

        没多久,整间屋子内的铜钱竟积了四五尺厚,几乎要把高秀才埋了起来。

        狐仙停止念咒,看着在钱堆里手舞足蹈的高秀才,问道:“这些够了吗?”

        高秀才兴奋地连声喊:“够了!够了!我几辈子都花不完了!我终于能享受富贵了!”

        狐仙阴沉着脸走出小屋,而高秀才又有了新的祈求:“大仙,现在我得了大富贵,要是再有几房美女妻妾就更好了。”

        狐仙听罢,脸色更加难看。

        高秀才见此情形,心想:我现在有了钱,不用你变,也能买来美女!

        想到这里,高秀才喜滋滋地返回小屋数钱去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小屋里竟然空空如也,刚才无数的铜钱都不见了,只留下了做本钱的十枚铜钱!

        高秀才见状大怒,指责狐仙戏耍他。

        狐仙呵斥道:“我特来访你,是因为仰慕你贤德的美名!没想到你欺世盗名,表面是个清贫书生,心中却如此贪婪。老夫不奉陪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高秀才怔怔地呆立在院中。

        《道德经》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之所欲,本性使然,是福是祸,全在一个“度”。

        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生命的质量,不在于物质多少,而在于心是否知足。

        放下无谓的欲望,为人生减负,内心便多了很多欢乐。

        二、嗔

        曾国藩说:“摄生之道,大忌嗔怒。”

        莒县有个姓商的人家,兄富而弟贫,两兄弟隔墙而居,兄名大商,弟名二商。

        康熙年间闹饥荒,二商家实在没有粮食,妻子让他去求哥哥。

        二商心知有大嫂在肯定无用,但拗不过妻子,便让儿子前去。

        果不其然,当二商的儿子来到大哥家时,大嫂很是不满,她对着前来求助的侄子嗔怒道:“兄弟分家,各吃各饭,谁也顾不上谁。”

        二商两口子无奈,只得卖掉了家里仅有的破旧家具换点秕糠来糊口。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村里有几个地痞看到大商家富裕,半夜翻墙而入准备打劫。

        商家大嫂拼命呼救,却无一人前来相助,只因她平日为人刻薄,仗势欺人,所以邻居无人愿去援救。

        惟有二商于心不忍,带着儿子前去援助,这些强盗才四散逃走。

        事后,大商心里感激,认为应当分一点财产给弟弟,而妻子却说:“你要是有个好兄弟,我们就不会受这个苦。”

        就这样,大嫂没有对二商表示出任何感谢,甚至还百般催逼,把二商一家赶到了乡下。

        那几个地痞流氓听到二商搬走的消息后又来抢劫,这次没有了二商的援助,邻居们更是作壁上观,大商家被洗劫一空。

        大商因此气绝而亡,大嫂和儿子也成了孤儿寡母。

        正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常怀嗔怒之人,注定过不好一生,因为他们的每一句嗔言责怪,都如同一把利剑,既伤人,又伤己。

        三、痴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爱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但爱而不当,好而无度,便会招惹大祸。

        湖襄有一个书生,下棋成癖,因此输掉了很多家产。

        父亲把他关在书房中,但他总是越墙而走,偷偷赌棋,害得父亲为此气愤而死。

        后来阎王因书生无德,减了他的寿命,罚他入了饿鬼狱。

        此时恰逢东岳凤楼落成,向各个地府下达通知,征召文人撰写碑记。阎王就让书生前去应召撰写碑记,并告诉他:写好就可投生为人。

        不料想,书生途中看到有人在下棋,于是“旧病复发”在棋局旁边徘徊,沉迷玩味不肯离去。旁人看他如此好棋,便都劝他坐下对弈几局。

        书生想到自己身上还有任务,便有礼貌地推让。可是架不住人们起哄,心想下几局也无妨。

        这一坐下去就很难再起来,一局又一局,结果误了写碑文的日期,从而断送了自己再世为人的机会。

        正如书中所言:“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凡事皆有度,成癖即伤身,如果对喜好不加节制,便会身为形所役,心为物所累。

        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仅是生理年龄上的成长,更是心性上的成熟。

        所谓成功者,无一不是克服了自己人性上的某些弱点。

        接纳人性,磨炼心性,方得圆满。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修行如何入门,且看佛陀传授五种“调心之法”[273]

  • 故事虽短,却道出了人性![459]

  • 人性真相:再好的感情,也怕算计[663]

  • 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709]

  • 人性四大弱点[623]

  •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512]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807]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1067]

  • 认识“缘起”,了悟人生的意义[1253]

  • 老祖宗的四句话,看透人性,说透人生[996]

  • 这就是负面情绪的根源[1375]

  •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2085]

  • 5个寓言故事,把人性都说透了![1974]

  • 戳破人性真相的7个小故事,现实又扎心,看完就懂了[2457]

  • 10句古人名言,把婚姻、家庭和人性讲透了![2209]

  • 人性有十大弱点,你知道哪条弱点最致命吗?[2194]

  • 我们放不下的六种根本烦恼[1692]

  • 佛法是治疗心病的方法 修行是治病的过程[2633]

  • 毛姆最清醒的6句话,识透人性,说透人生[4385]

  • 别高估关系,别低估人性[250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