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9]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35]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6]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0]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7]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1]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8]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1]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7]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 作者: 净界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652   时间:2023-5-25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5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没那个本事,因为他修无常嘛,但是,我不可得。他把那个我、那个主宰的“我”拿掉了。就是青山依旧在,但是那个我已经没有了,我不主宰,叫我空法有。

        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我空法有。佛在世的时候,在摩揭陀国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身相庄严,福德具足,而且特别的是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家的仓库就出生了一只金象,黄金色的金象。所以他爸爸就给他取名叫做象护。象护长大了,那个金象也同步长大;象护走到哪里,这个黄金的象就跟着他到哪里。更特别的地方是,这个金象,吃东西就跟我们一般吃的东西一样,但是它的排泄物全部是黄金。所以这一家,因为这只象就变得更有钱了。

        古代的印度,因为种族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贵族都是跟贵族玩在一起。象护小时候,也有他的玩伴。小孩子在一起就炫耀家里面的富贵。有人说我们家有多少珍宝,有人说我们家有什么殊胜的车乘。象护说,我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只金象跟着我,而且它的排泄物都是黄金。大家一听,哇!这是一个特殊的宝贝。当时的玩伴里面,阿阇世王也在旁边听着,他那个时候也是小孩子。他就发愿,我以后做国王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金象夺过来。果然阿阇世王长大以后,他就先把父亲给害死了,把频婆娑罗王害死,自己当上了国王,他就回忆起小时候这件事,便假借因缘办了一个宴席,把小时候玩伴都请过来,这样象护也过来。
      
        一番吃吃喝喝以后,他跟象护说,你一个人回去就好了,你这个象我很喜欢,就留在宫殿吧。这时象护不敢违背国王的命令,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个黄金的象是福德所招感的,它可不是能够夺取的。所以象护一回去以后,这个黄金象就从宫殿里面消失,又跟象护一起回家了。那象护就知道这件事非常危险,阿阇世王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虐杀父亲之人!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是激怒了阿阇世王,他没办法,只好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很快也证得阿罗汉果了。他去托钵的时黄金象就跟在他身边,也没什么事,但他托完钵回到精舍修止观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很多信徒就跑到精舍,不是来请法,就像我们现在观光一样,大家开着游览车争先恐后的观看这只金象。

        人多了以后精舍就嘈杂了,比丘就跟佛陀报告说,我们都没办法修行了,象护比丘那个金象大家都来看,吵闹得很。佛陀就把象护找来,就明知故问,说你这个金象是不是惹得大家都不安静?象护比丘说,我也没办法。佛陀说,我教你一招,有办法,你把金象找来。象护就把金象找过来。佛说,你跟它讲一句话,说“大德汝去,不须用汝”,你就讲三遍。象护对金象讲三遍以后,那个金象就消失了。

        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象护在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他口中炫耀这个金象的时候,他对这个金象是有所受用、有所爱取的,但证得阿罗汉以后他不再受用了。所以,阿罗汉的特点“我空法有”,于一切法不受。他不受一切法。尽管他不受一切法,但是他没有办法让它消失掉,他必须要佛陀告诉他善巧。

        有人问阿罗汉说,你的一生,成就阿罗汉以后也去托钵,你遇到很多过去的亲朋好友,也跟大家吃饭,那你是什么心态?阿罗汉讲一句话,“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的确有一只鸟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你看不出它有什么踪迹留下来。所以他的心中“不取亦不舍,无喜亦无忧”。阿罗汉没有什么快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痛苦这件事情。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叫做寂静。得到好东西,他也不快乐,不过他也没有什么痛苦,他就是涅槃寂静住,他对人生就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他没有本事改变外境,他就是把今生给过完,然后准备进入他的涅槃的安乐的处所。就这个概念。这个就是声闻众。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292]

  • 儒家敬,道家静,佛家净[293]

  • 人生的最高境界:独[294]

  • 一切境界,皆可作​「增上缘」[361]

  • 独处,是一种境界![351]

  • 慈悲的四重境界[426]

  •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三个征兆[462]

  • 找准自己的位置[569]

  • 内心强大的人,是治愈一切的良药[625]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855]

  • 百岁高僧讲修行心得,颠覆90%的修行人![831]

  •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760]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896]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712]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918]

  • 做好你自己,需要做好两样事情[951]

  • ​说话的最高境界[823]

  • 从无杂物到无杂念:简朴生活中的真趣在哪?[875]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879]

  • 福,在心不在物;命,在人不在天![103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