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9]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35]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6]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0]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7]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1]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8]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1]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7]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 作者: 大安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696   时间:2023-6-5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6月5日  佛学研究网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那第四就谈精进问题。福德积到一定程度后,要再有出世间的功德,就要谈禅定和智慧了。要修禅定和智慧,如果没有精进,那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发菩提心之后,重要的要素就是精进,不放逸。在六度当中讲,精进一法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能出生一切的诸法道,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世间要干件事业,要做个学问,如果没有精进,也做不成,而且精进能够调动我们多生多劫的福德的善业的种子。由于精进的善德,使往世的种子能够启动起来。那这个发菩提心的人为了救众生,他必须精进。常精进菩萨,为什么叫常精进?他就为度一个众生,生生世世随逐这个众生,一念都不放弃。那如果没有这种精进心,就很难去实施度众生的这样的一个事情。

        可能一段时间很精进,这还有点轻安法喜。一段时间一放逸——放逸的情况就是好吃懒做,喜欢睡觉,睡在床上多舒服啊,不想起来呀,睡累了左边睡右边,再看看外面风景很好,逛荡逛荡,东张西望一下,那就散乱。

        这种情况,他的烦恼就会现前,业力烦恼的种子就会出来。这一出来,他就必然要犯戒,这一犯戒就更麻烦。所以,一切的恶业都是由于懈怠放逸。表明懈怠放逸就像乌云,能够遮盖明净的智慧之日,能够吞灭你现世和往世的功德,能增长种种不善之法。

        所以懈怠放逸之人虽然今生好像占了一点小便宜,人家都出坡了,他在寮房里面睡觉了,好像占了点小便宜,但是以后就要受苦了。那懈怠放逸一来,就没有勇猛之心。这没有勇猛之心,很麻烦,因为修行是面对自己的烦恼的。这个烦恼,有时候叫百万魔军。如果你没有那种突围的勇猛,就是一个武士、勇士的勇猛精神,是突围不出去的,那层层把你包围。

        经典当中常常讲,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的气概,一个人要跟一万人去战,靠什么战?这时候在气势上得要有浩然正气,漠视一切。这时候,就是一把金刚王宝剑,就冲,直到生命终结为止。要有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在这个时候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他已经做了死的准备了。

        一个人把死放弃了,不害怕了,没有杂念了,这时候他内心的力量才能出来。一个能够突围的人,是他内心的那个力量出来,杀开一条血路出去。要么你怎么出得去啊?所以要精进不放逸,这种勇猛精神一定要出来,才可能从三界轮回里面侥幸地杀出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意思,可仍然天天都要念[173]

  • 好好吃饭,来试试舌尖上的修行![382]

  • 修善业,就要这么修![449]

  • 修行如何入门?看看佛陀传授的五种调心之法[448]

  • 恒观菩萨,万物皆可言修行[70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565]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716]

  •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876]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653]

  • 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710]

  •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984]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1046]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1113]

  • 顺境修力,逆境修心[932]

  •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1011]

  • 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的是什么?[1518]

  • 禅不是嘴上功夫[1287]

  • 对待家人时的态度,藏着此生最重要的修行[1373]

  • 慈悲的修行[1080]

  • 修行的窍门[113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