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tjf49edf:Article:ArticleID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总目】
佛学研究网讯 2006年12月2日,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八讲在陕师大文渊楼511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禅学》主编、佛学研究网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教授主持,由著名禅宗研究学者、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John R.McRae(马克瑞)作题为“宏观视野下的东亚佛教研究”演讲。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120余名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本场讲座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着重阐发佛在东亚历史上的作用,后一部分着重介绍禅在西方社会的情况。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马克瑞教授从宏观区域(macro-regional)的角度审视东亚地区的佛教形成和形态,指出佛教在东亚历史上的两大超级进程(massive super-processes)——佛教的传入和弘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环华夏地区和卫星国家因效法中华文明而形成的系统。在说明这两大进程时,马克瑞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神僧佛图澄,他借助统治者的力量弘扬佛法,对帝国的形成和佛教形态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早期日本的“小型帝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进程。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马克瑞教授主要介绍了“禅”在西方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和表现形态。他指出,在西方,禅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形态,如以Zen命名的超市,以Zen命名的各种书籍等等。马克瑞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心得以及对西方世界对禅之泛用的疑惑。在介绍日本禅佛教时,马克瑞教授分析了胡适和铃木大拙之间的争论,说明胡适在发现整理文献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铃木大拙之后日本佛教学者等对佛学研究所作的贡献,如入矢义高对临济“喝”和洞山“麻三斤”的阐释,以及小川隆等日本学者在佛学读书会中坚持用中文诵读佛经、注重对佛教文本的研究等等。
吴言生教授对马克瑞教授的演讲作了点评,指出马克瑞教授用宏观的目光审视了佛教在东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并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呈现了禅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知识和智慧的窗口。吴教授指出,在现当代的西方佛学研究中,对经典教义的、宗教间的对话、佛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的研究,是最为基本的三个方面,禅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精神资粮。只不过在现代人特别是西方人对禅的运用中,存在着契合禅之原义与随心所欲的越界引申两种情形,对此要善于判断分别。此外,在禅宗研究中,历史的审视固然重要,但也当重视禅之所以为禅的超越性特质。李利安教授也就马克瑞教授的演讲发表了精采的评论,充分肯定了马克瑞教授的佛教在东亚历史两大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观点。
马克瑞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讲演在热烈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是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设立的一个高层次学术论坛,论坛自举办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高磊 文/景旭图 )


马克瑞教教在演讲


[ 报告会现场 ]


[ 聚精会神地聆听马克瑞教授的演讲 ]


[ 教室的过道上坐满了听众 ]


[ 马克瑞教授在答疑 ]


[ 李利安教授、马克瑞教授、吴言生教授 ]

【相关评论】
马克瑞教授如此熟用汉语、语思维、汉文化,佩服!
本场讲座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马克瑞教授的那声“狮子吼”! (历史系 王西坤)
在资料的收集、研究、讲解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讲解较精采。
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时间和国籍,国人当自强。以前是这样,现在、未来仍应如此。
这样的讲座越多越好! ( 文学院 wangming)
严谨、求实、新颖、博通,对资料的认真求证,特别平实,正是学术研究的正确态度。马克瑞教授的治学精神感人至深。
马克瑞教授对汉语的熟悉是其视野国际化的基础。英汉并用的演讲风格足见其野之广阔。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样的演讲者多多益善,这样的演讲多多益善。设立者、主办者功德无量,谢谢!(文学院 独立特行)
在我心中彻底的改变了对佛教的看法。以前仅是在口头上听听,并没有去通过看书、钻研来认识它。
讲演风趣幽默,让我进一步认识了佛教文化。原来佛教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行为息息相关。(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余方)
“It's not true, therefor it is more important.”
“假作真时真亦假”,是我对这句话的领悟。
本场讲座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禅在美国各方面的渗透。
希望慈辉佛教文化论坛越办越好!(旅游环境学院 拉毛卓玛)
虽然有些地方没能够完全听懂,对于 McRae 老师的博学和简捷的讲解还是很敬佩。
本场讲座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 zen 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和渗透,以及McRae 老师所做的ppt的精采、灵活及丰富、多变。
感谢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给我提供这么一个近距离接触佛教文化的机会。( 旅游环境学院 紫淼 )
McRae 教授讲授细腻,汉语流利。一个西方人能研究佛学,日语、英语都非常流利,对学术追求孜孜不倦,令人敬佩。(历史文化学院 Juan er )
讲座比较系统地东亚佛教宏观视野中的研究,而且生动地讲述了西方佛学与东方佛教在禅悟方面的不同,精采、生动,颇具吸引力。
McRae 教授对东方禅学中的悟的领会的精采讲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能用通俗、易慬的语言介绍佛教的悠久历史,让我们能更深刻、更轻松地领悟佛教文化的真谛。( 文学院 赵晓静 )
由外国人讲禅,拓宽了原有对禅只在中国的看法,加深了对禅理解的深广度。
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讲座。 ( 旅游与环境学院 何明涛 )
讲座给人的感觉良好。McRae 教授学贯中西,带来了新的视野的冲击,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禅研究得如此细致,如此细微,如此系统,令人折服。
McRae 教授能使用中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的确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学者。
这样有益的活动应该一如既往地办下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了解自己。 ( 文学院 Cao Fengchun )
讲座为慈辉佛教文化论坛注入了一股新鲜、前锐的“西味”。
McRae 先生是位学贯东西、思想活跃、态度严谨的学者。
McRae 用英文演讲效果会更好。 ( 文学院 Wang Ya-yuan)
前半场讲座重在研究方法新,有启发性。
后半场讲座材料丰富、新颖。
请吴老师多费心,多聘请各方学者来我校讲座。( 文学院 Zhen Ji-mong )
讲座较细致地阐述了禅文化。
McRae 的报告很精彩,资料丰富,学术味较强,视域很广。( 政治经济学院 张需原 )
从新的视角研究了佛教对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具体分析了中国禅与日本禅的微妙区别,Very Good !
禅的思想有很多的形上学意义,大略可达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高度。但不是迷信,不可作功利之用。
本场讲座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从历史上分析禅的故事有一些是“假”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更有其意义。( 政治经济学院 张中仁 )

【报导“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八讲”的部分精彩网页欣赏】
(据百度搜索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 双击以显示原图;将鼠标放到图片上,点击右下角的放大图标观赏)
【中华佛教在线】 【佛教导航】 【中国佛教新闻网】
【中华佛教网】 【佛教天地】 【佛教网】
【圣水寺】 【佛法关怀吧】 【菩提心佛教网】
【觉海莲舟】 【大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