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tjf49edf:Article:ArticleID
·期刊原文
汉魏六朝佛教之“地狱”说(下)
萧登福
东方杂志
复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页23-30
23 页
肆、地狱之数目及其名称
人死后,为恶者入地狱,而一入地狱,便很难再出;那么
地狱究竟有多少个,可以容纳那么多罪人?它们的名称又是如何
呢? 关于这个问题,佛经中异说亦多。每一说也都是假借「佛
说」之名。在地狱的数目上,有的说地狱有四、有的说地狱有
六、有八、有十、有十八、三十、六十四,甚至无量无边等。
上述情形,不仅译者不同,说法有别; 也有同为一人所译﹐经
典不同,说法互异者; 如《佛说四泥犁经》、《佛说铁城泥犁
经》、《佛说泥犁经》,同为东晋竺昙无兰所译,地狱的数目
,或云四,或云八,或云九。更甚且有同一经典,而兼收两种
或三种不同说法者。如《大楼炭经》前述八大地狱,后又叙述
阎王城十大地狱。两说不同。其中阎王地狱,有的经典如《佛
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等,是专门以此为叙述对象,可确定为
独立之地狱说。又如《长阿含经》中并列了三种不同的地狱说
; 首述两大金刚山内, 有「想、黑绳」等八大地狱,接着又说
金刚山内有厚云、无云等十八地狱,末尾又说阎罗王宫有大地
狱及十六小狱。三种不同的地狱,地点都是在两大金刚山间,
在叙述时,不做有系统的介绍来说明其前后位置及相互关系;
反而杂乱的并列在一起,彼此间也毫无相互联系的文字; 且在
其它经典中,有时是各有独立出现的,可以看出它们是三种不
同的地狱异说。这种杂志列诸说的现象,说明了《长阿含经》
一书,是综汇当时各家说而成的。佛经中除《大楼炭经》、《
长阿含经》有这种情形外,东晋竺昙无兰的《佛说泥犁经》也
是如此,此经前面叙述铁城泥犁四门外面,各自有炭火、寒冰
、沸屎等八种泥犁,接著述阎罗王五问罪人, 及阎王城阿鼻摩
、鸠延等八大狱。显然也是杂列两种异说。
像上述同一经中有两种或三种的地狱说出现时,我们在做
探讨上,便把它们区分开来研究。又,在诸说里,其中以十八
地狱之说,翻译的最早,而以八大地狱说最为普遍。又,佛家
的地狱,如前所言,依其受苦的程度分,有大地狱、小地狱之
别。诸经所言,都以大地狱为主,对于小地狱,有的略而不言
,有的甚至未明言除大地狱外,是否也有小地狱的存在。有的
则连是否有大小地狱之别,亦未提及。再者,地狱说到了后来
,大部份的论师都把它加以整理,使它系统化,通常他们把它
分为寒、热、边三类,前两类下又各包涵许多大地狱。他们的
这种做法,其目的,不外在综汇整理诸多纷杂的地狱说,使它
们彼此间能减少矛盾而渐趋于统一。现在将诸种不同地狱说,
及地狱之名称,分述探讨于下:
(一)主张「十八地狱」之说者
主张此说者有《佛说十八泥犁经》, 《五苦章句经》、《
问地狱经》。
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十八泥犁经》说地狱有十八。其名
字,依次为:(1)先就呼。(2)居卢倅略。(3)桑居都。(4)楼。
(5)旁卒。(6)草乌卑次。(7)都意难且。(8)不卢都般呼。(9)乌
竟都。(10)泥卢都。(11)乌略。(12)乌满。(13)乌藉。(14)乌
呼。(15)须健渠。(16)未头干直呼。(17)区逋涂。(18)沈莫。
其中前八者为火泥犁 (热地狱 ),后十为
24页
寒泥犁。
又,东晋.竺昙无兰所译的《五苦章句经》也说:「苦毒
罪狱,凡有十八。」但未说出十八地狱的名称。
又,《问地狱经》(见《经律异相》卷四十九地狱部引)
,亦云地狱有十八,其名字为: (1) 泥犁 (2) 刀山 (3)沸沙
(4) 沸屎 (5) 黑耳 (6) 火车 (7) 镬汤 (8) 铁床 (9) 〔山+盖〕
山 (10) 寒冰 (11) 剥皮 (12) 畜 (13) 刀兵 (14) 铁磨
(15) 冰 (16) 铁〔笈-及+册〕 (17) 蛆虫 (18) 〔锌-辛+羊〕
铜。
《问地狱经》所言十八地狱之名,与安世高相异。其中「
泥犁」一词,系地狱之通称,竟然也拿来做为狱名。 又,此经
内容有明显受道教影响之迹象, 如不是六朝人所伪撰,便是译
经人采中土思想以糁译佛经。
(二)主张「四大地狱」之说者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四泥犁经》,经中唯言有四大地
狱。 文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大泥犁。云何为四?诸
比丘!提舍大泥犁、瞿波离比丘大泥犁、禘婆达兜大泥犁、末
佉犁大泥犁。」;这四个大地狱,都是依四个比丘之名而命定
的。
此外,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及卷五
,也都堤到大地狱有十八,其次五百,再次小之狱,则有千百
。对十八地狱之名亦未列出。
(三)主张大地狱有六者
佛经中言地狱有六者,有下述诸经: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十二「相应品天使经」
; 经中所言之六大地狱为 (1) 四门大地狱 (2) 峰岩大地狱 (3)
粪屎大地狱。(4) 铁鍱林大地狱 (5) 铁剑树林大地狱 (6) 灰
河大地狱。由第一狱至第六狱展转受苦,然后又重回第一狱再
从头开始,直至罪尽。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所
言六大地狱为:(1)四门大地狱 (2)热灰(3)刀刺(4)大热灰(5)
刀剑(6)沸屎。
僧伽提婆所译的《中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在谈及
地狱时, 都把它摆在阎罗王五问之后,罪人先入四门大地狱,
出大狱后,然后再依次入其余诸狱。因此此二经所言地狱虽为
六,但又极接近主张一大地狱,其余为小狱之说。
又,元魏.慧觉译《肾愚经》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
」文中提到六大地狱:(1) 炽火地狱(2) 寒冰地狱 (3) 优铢罗
(4) 铢头摩 (5) 拘物头 (6) 分陀利。经中所言的六大狱,包
括了热地狱与寒地狱。其中,铢头摩及分陀利,陈。真谛所译
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把它列入八寒地狱中。
(四)主张一大地狱,其余为小狱者
主此说者,有以下数经: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合译的《长阿含经》卷十九「
世记经地狱品」,文中罗列了三种不同的地狱说。其中有一种
是说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有阎罗王大地狱及十六
小狱,但未具列十六小狱之名。
△东晋.竺昙无兰《佛说泥犁经》,经中列两种地狱说,
其一为铁城泥犁,其四门外, 各有附属之八种小狱。此八狱为
:(1)炭火(2)寒冰(3)沸屎(4)脓血(5)剃头刀山(6)剑树间(7)铁
竹芦(8)沸咸水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
心品」,此经所言之地狱,系以阿鼻地狱为主,其余为阿鼻地
狱之附属小狱, 共有十八种, 依次为:(1) 十八寒地狱 (2)
十八黑闇地狱 (3) 十八小热地狱 (4) 十八刀轮地狱 (5) 十
八剑轮地狱 (6) 十八火车地狱 (7) 十八沸屎地狱 (8) 十八
镬汤地狱 (9) 十八灰河地狱 (10) 五百亿剑林地狱 (11) 五
百亿刺林地狱 (12) 五百亿铜柱地狱 (13) 五百亿铁机地狱
(14) 五百亿铁网地狱 (15) 十八铁窟地狱 (16) 十八铁丸地
狱 (17) 十八尖石地狱 (18) 十八饮铜地狱。阿鼻大地狱四面
各有如上述所言十八种小狱。
以上系主张大地狱唯有一个,其余为小狱之说。关于此大
地狱,或以为是阎罗王城的四门大地狱,或以为是阿鼻大地狱
。
(五)主张十大地狱之说者
谈及十大地狱之佛经,有下列数者:
△《大楼炭经》卷二「泥犁品」罗列了两种不同的地狱说
,其一云阎罗王城有十大泥犁 (地狱 ):(1) 阿浮(2) 尼罗浮
(3)呵呵不(4)阿波浮(5)阿罗留(6)优铢(7)修揵(8)莲花(9)拘文
(10)分陀利。
△姚秦.佛陀耶舍《长阿含经》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
」列三种不同地狱说,其一为十大地狱,名称如下:1.厚云2.
无云3.呵呵.4奈何5.羊鸣6.须干提7.优铢罗8.拘物头9.分陀利
10.〔铀-由+本〕头摩。
△《立世阿毗昙论》(《法苑珠林》卷七
25 页
地狱部受报部引),谈及十寒地狱,但仅言第一与第十,第一
为頞浮陀,第十为波头摩。
△《起世经》卷四所言十大地狱:1.项浮陀地狱2.泥罗浮
陀地狱3.阿呼地狱4.呼呼婆地狱5.阿咤咤地狱6.搔揵提迦地狱
7.优铢罗地狱8.波头摩地狱9.奔荼梨地狱10.拘牟陀地狱。
上述诸经所言之十大狱,《立世阿毗昙论》、《起世经》
都以为是寒地狱:《立世阿毗昙论》并说其地在两大铁围山外
。《大楼炭经》等,则未提及为何性质之狱,但亦以为在铁围
山外。
(六)主张「十五地狱」者
刘宋.僧伽跋摩译《分别业报略》中,提到十五地狱,并
说犯何罪,应入何狱。十五狱名:1.等活2.黑绳3.众合4.叫呼
5.大叫呼 6.无择 7.烧热 8.大热 9.土海(热土)10.粪池 11
. 火剑狱 12. 刀道 13. 剑枝树 14. 灰河 15. 铁镬。文云:
「尔时诸狱卒,即执罪众生,驱向地狱门,恐怖身毛竖
。等活若黑绳、众合、二叫呼、无择大地狱、烧热及大
热、土海及粪池、锋利剑叶林、刀道、剑枝树、灰河、
铁镬狱;造诸恶业者,生此泥黎中。」
(七) 主张「三十地狱」说者
梁.僧旻、宝唱所撰《经律异相》卷四十九「地狱部」引
《净度三昧经》,谈到了三十地狱及狱主之名字,文云:
「一曰平潮王,典主阿鼻大泥犁。二曰晋平王,典治黑
绳重狱。三曰荼都王,典冶铁臼狱。四曰辅天王,典冶
合会狱。五曰圣都王,典治太山狱。六曰玄都王,典冶
火城狱。七曰广武王,主治剑树狱。八曰武阳王,典主
嚾吼狱。九曰平阳王,主治八路狱。十曰都阳王,典治
刺树狱。十一消阳壬,主治沸灰狱。十二挺慰王,典治
大噭狱、小噭狱。十三广进王,主大阿鼻狱。十四高都
王,主治铁车狱。十五公阳王,主治铁火狱。十六平解
王,主治沸屎狱。十七柱阳王,主治烧地狱。十八平丘
王,典治弥离狱。十九〔砗 - 车 + 连〕石王,主治山
石狱。二十琅耶王,主治多洹狱。二十一都官王,主治
泥犁狱。二十二玄钖王,主治飞虫狱。二十三太一王,
主治阳阿狱。二十四合石王,主治大磨狱。二十五凉无
王,主治寒雪狱。二十六无原王,主治铁杵狱。二十七
政治王,主治铁柱狱。二十八高远王,主治脓血狱。二
十九都进王,主治烧石狱。三十原都王,主治铁轮狱。
是为三十大苦剧泥犁。」文中所提到的地狱名,有八大
地狱的,有从小狱演变来的,几乎是个大杂烩。其目的
不外是尽量涵括各经所提之所有地狱。再者,其王者之
名及狱名,有许多是出自中土的; 如太山狱、太一王、
琅耶王等皆是。可证《净度三昧经》当是六朝僧徒所伪
撰。
(八) 主张「六十四地狱」说者
六十四地狱之说,出自《问地狱经》,此经已佚,《经律
异相》卷五十「地狱部」曾引其文。 六十四狱之名称,依次为
「一曰脚蹋。 二曰刀山。三曰审谛。四曰抱刀剑,五曰沸沙。
六曰沸井。 七曰竁窗。八曰哑鬼。九曰热灰。十曰沸屎。十一
曰腱臭。十二曰不净(涕唾) o 十三曰不净 (脓 )。十四曰黑
耳。 十五 (名佚 )。十六曰相杀。十七曰斫身。十八曰火车。
十九曰不识法。 二十曰铁熬。二十一曰饿鬼。二十二曰刚炭。
二十三曰镬汤。 二十四曰铁床。二十五曰铁丸。二十六曰贡高
坐。 二十七曰黑耳。二十八曰寒冰。二十九曰石窟。三十曰权
收。 三十一曰壒山。三十二曰热汤烧身。三十三曰饿鬼 (身长
三十里 )。三十四曰饿鬼 (身长十里或五里 )。 三十五曰恶狗
。 三十六曰铁杙。三十七曰剥皮。二十八曰倒悬。三十九曰畜
生。 四十曰耕身。四十一曰镞眼。四十二曰刀兵。四十三曰割
刺。 四十四曰铁磨。四十五曰檬弄。四十六曰檬弄。四十七曰
石臼。 四十八曰憍慢。四十九曰水地狱。五十曰属擩。五十一
曰铁棒。 五十二曰恐怖。五十三曰铁杙。五十四曰饮。五十五
曰铁旋。 五十六曰铁杈狱。五十七曰咀虫。五十九曰啼哭。六
十曰铁拘。六十一曰洋 (烊 ) 铜 (灌口 )。六十二曰洋铜灌手
。六十三曰射身。六十四曰无择。
《问地狱经》中罗列了六十四地狱之名,并提及犯何罪人
何狱及受何种苦刑。几乎是作者能想象出来的每一样苦刑,即
为之立一种狱。又,文中提到地狱虽有六十四,而地狱之王者
26 页
,则唯有五个。其名字亦极怪异。疑此经亦是六朝僧徒所
撰,要不然即是天竺论师综汇各家地狱说,间采中士观念而来
者。
(九)主张「八大地狱」之说者
主张八大地狱之说者最多,计有:东汉佚名所译的《大方
便佛报恩经》、 西晋法立、法炬译的《大楼炭经》、西晋竺法
护译《修行地道经》、东晋.竺昙无兰《佛说铁城泥犁经》、
姚秦竺佛念等译《长阿含经》、 鸠摩罗什《大智度论》、元魏
般若流支《正法念处经》、陈.真谛《立世阿毘昙论》等等都
是。 又,天竺论师所造诸论,如《三法度论》、《十住毘婆沙
论》、《阿毘达磨俱舍释论》等, 及唐代玄奘所译诸论,大抵
都将地狱分为寒、热两类,或寒、热、边三类。 其中所说之热
地狱,大抵与上述经典所说之八大地狱相同。 唐以后所译经,
采八大地狱说者亦多,如宋.法天所译《佛说六道伽陀经》、
曰称译《六趣轮回经》、宝云译《佛本行经》等都是。
又,八大地狱之说,虽流传最广,但各家所说之地狱名称
及次第,亦颇多差异。 而其中则以译为:一、想 (或译更生、
等活 )。二、黑绳。 三、合会 (堆压 )。四、叫唤。五、大叫
唤。六、烧炙。七、大烧炙。八、阿鼻 (无间 ) 者居多。此外
, 有的经典以为八大地狱各自拥有附属之十六小狱 (如《大楼
炭经》 ) 有的则以为八大狱系一个接连一个,最外围才是十六
小狱 (如《修行地道经》 )o 而陈.真谛所译《阿毘达磨俱舍
释论》及唐.玄奘所译诸论, 则又以为每一狱有四门,每门外
各有四种不同性质的小狱,合为十六小狱。 如依真谛所译之说
, 则八大狱外,每一大狱的附属小狱,虽名为十六,但其实仅
有四种性质不同的小狱而已。 再者,对于八大狱与十六小狱之
说, 除上述外,更有将八寒地狱列入八热地狱所属之十六小狱
中者 (如《大智度论》 )o 也有仅言八大狱而未言及十六小狱
者(如《悲华经》)。
现在将主张八大狱之说者分述于下。又,《三法度论》、
《十住毘婆沙论》及真谛、玄奘所译诸论, 其中之热地狱虽为
八, 但因其将地狱划分为三类,因而将另外论述,此处不述及
。今依年代先后叙述于下:
△东汉佚名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发菩提心品」所
言八大地狱:「时以重烦恼, 起身口意业故,堕在八大地狱。
所谓:(1) 阿诃诃地狱;(2) 阿婆婆地狱;(3) 阿达多地狱;(4)
钢釜;(5) 大铜釜;(6) 黑石;(7) 大黑石。乃至 (8) 火车地狱
。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是笔者所加 o 又其中的「阿婆婆
地狱」,《大智度论》把它列入十六小狱的八寒地狱中。再者
,此经仅言及八大地狱,未言有其它小狱。
△西晋.法立、法炬译《大楼炭经》卷二「泥犁品」说两
大铁围山间有八大地狱,每一大狱各有十六附属小狱。 八大狱
次为 (1) 想; (2) 黑耳;(3) 僧干;(4) 卢獦;(5) 噭嚾 (大噭
唤 ) ;(6) 烧炙;(7) 釜煮;(8) 阿鼻摩诃。 八大狱各自所属的
小狱,其狱名均相同, 依次为:1. 黑界 ;2. 沸屎;3. 五百钉
;4. 车怗;5. 饮;6. 一铜釜;7. 多铜釜;8. 铁磨;9. 脓血;10.
高峻;11. 斫板;12. 斛;13. 剑树叶;14. 挠捞河;15. 狼野
干 ;16. 寒冰。
△西晋.竺法护《修行地道经》卷三「地狱品」,所言八
大地狱为:(1) 想;(2) 黑绳;(3) 合会;(4) 铁叶;(5) 沸灰;(
6) 叫唤;(7) 大叫唤: (8) 阿鼻摩词。 八大狱依次相连,最
外面为十六小狱,并非每一大狱有十六小狱。又,文中十六小
狱狱名,仅言沸屎、烧灸、烳煮三者,其余狱名未列。
△西晋.竺法护《方等般泥经》,卷下「度地狱品」,仅
云八大地狱,未言及小狱。八大狱为:(1)思想;(2)烧炙;(3)缹
煮;(4)叫唤:(5)雨黑沙;(6)合会;(7)大合会;(8)不可意。
△东晋.竺昙无兰《佛说铁城泥犁经》。内云地狱有八,
未提及小地狱。(1)阿鼻摩;(2) 鸠延泥;(3)弥离摩得;(4)刍罗
多泥;(5)阿夷波多桓;(6)阿喻操波泥桓;(7)盘蓰务;(8)檀罗泥
渝。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泥犁经》,文中叙述了两种地
狱说,其一为铁城泥犁及其四门外各自附属之八种小狱。 另一
种即是盐王五问及八大地狱说。 盐王八大狱名如下:(1) 阿鼻
摩;(2) 鸠延泥;(3) 弥离摩德;(4) 崩罗多;(5) 阿夷波多洹:
(6) 阿喻惨波犁洹:(7) 熟徙务;(8) 檀尼愈。此经所言之八大
狱狱名与《佛说铁城泥犁经》相同。 又,阿鼻地狱,一般将之
置于第
27页
八位,此二经则置于第一。
△姚秦.佛陀耶合、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九「世记
经地狱品」,里面陈列了三种不同的地狱思想。其中有一种是
八大狱及十六小狱。 八大狱为: (1) 想;(2) 黑绳;(3) 堆压
;(4) 叫唤;(5) 大叫唤;(6) 烧炙;(7) 大烧炙;(8) 无间。八
大狱各有十六附属小狱, 各十六小狱之狱名皆相同, 依次为
1. 黑沙 ;2. 沸屎;3. 五百丁;4. 肌;5. 渴;6. 一铜釜;7. 多
铜釜;8. 石磨: 9. 脓血;10. 量火;11. 灰河;12. 铁丸;13.
釿斧;14. 豺狼;15. 剑树:16. 寒冰。《长阿含经》所言八大
狱及十六小狱,与《大楼炭经》之说相近。
△姚秦.鸠摩罗什《大智度论》卷十六,所言八大狱及十
六小狱情形如下: 八大狱: (1) 活;(2) 黑绳;(3) 合会;(4)
叫唤;(5) 大叫唤;(6) 热;(7) 大热;(8) 阿鼻。《大智度论》
将十六小狱分为八炎火地狱、八寒冰地狱: 1. 炭坑;2. 沸屎
;3. 烧林;4. 剑林;5. 刀道;6. 铁刺林; 7. 咸河;8. 铜橛。
以上为八炎火地狱。 9. 頞浮陀;10. 尼罗浮陀;11. 诃罗罗
;12. 阿婆婆;13. 〔眣 - 失 + 侯〕〔眣 - 失 + 侯〕;14.
沤波罗 ;15. 波头摩;16. 摩诃波头摩。 以上为八寒冰地狱。
文中所言十六小狱,与《大楼炭经》、《长阿含经》等说相异
。 又,《大智度论》将八寒冰小狱附属于「活、黑绳.... 」
等八大地狱中,但大部份的经典,则将之独立,亦称为大地狱
; 有的经中专述此八寒地狱,未述其它地狱,有的则将此八寒
与「活、黑绳」等八热并列,而八寒、八热皆为大地狱,并非
八寒为八热之附属狱。又,早期经中常作十寒,而非八寒。
△北凉.昙无谶《悲华经》卷七「诸菩萨本授记品」所言
之八大地狱为:(1)想;(2)黑绳 ;(3)逼迫;(4)卢猎;(5)卢獌;(
6)炙;(7)火炙; (8)阿鼻。
△元魏,般若流支《正法念处经》卷五「地狱品」,言大
地狱有八,其中除大叫唤有十八小狱外,每狱有十六别狱。 又
, 小狱之名,除前两大地狱所属小狱狱名相同外,余均不同。
所言之名相,在诸说中,最为苛细。八大狱为:(1) 想;(2) 黑
绳;(3) 合会;(4) 叫唤;(5) 大叫唤;(6) 焦热;(7) 大焦热;(8)
阿鼻。八大狱之各自小狱狱名如下:
(1)「想一大地狱之十六别狱为:1.屎泥;2.刀轮;3.瓮熟;
4.多苦;5.闇冥;6.不喜; 7.极苦;8.众病;9.雨铁;10.恶杖;11
. 黑色鼠狠;12. 异异迥转;13. 苦逼:14. 〔銔-平+本〕头摩
鬘,15. 陂池;16. 空中受苦。
(2)「黑绳」大地狱之十六别狱, 名称与「想」大地狱相
同。
(3)「合会」大地狱,其十六别狱为:1.大量受苦恼处
;2.割刳处;3.脉脉断处;4.恶见处;5.团处;6.多苦恼处;7.忍苦
处;8.朱诛朱诉处;9.何何奚处;10.泪火出处;11.一切根灭处;1
2.无彼岸受苦处;13.铢头摩处;14.大铢头摩处;15.火盆处;16.
铁火末处。
(4)「叫唤」大地狱所属十六别狱为:1.大吼;2.普声 ;3.
发火流;4.火末虫;5.热铁火杵;6.雨炎火石;7.杀杀;8.铁林旷野
;9.普闇;10.阎魔罗遮约旷野;11.剑林;12.大剑林 ;13.芭蕉炯
林;14.炯火林;15.火云雾;16.分别苦
(5)「大叫唤」地狱所属十六别狱为:1.吼吼;2.受苦无有
数量;3.受坚苦恼不可忍耐;4.随意压;5.一切闇;6.人间烟;7.如
飞虫堕 ;8.死活等;9.异异转;10.唐悕望:11.双逼恼 ;12.迭相
压;13.金刚嘴;14.火鬘;15.受锋苦;16.受无边苦;17.血髓食
;18.十一炎。
(6)「焦热」地狱之十六别狱为:1.大烧;2.分荼梨迦;3.
龙旋;4.赤铜弥泥鱼旋;5.铁镬;6.血河漂;7.饶骨髓虫;8.一切人
熟;9. 无终没入;10.大铢头摩;11.恶崄岸:12.金刚骨;13.黑铁
绳摽刃解受苦;14.那迦虫柱恶火受苦;15.闇火风;16.金刚嘴蜂
。
(7)大焦热地狱十六别狱为:1.一切方焦热;2.大身恶吼可
畏;3.火髻;4.雨沙火;5.内热沸;6.咤咤咤哜;7.普受一切资生苦
恼:8. 靼多罗尼恶烧恶漂;9.无间闇:10.苦鬘,11.雨缕发抖
擞;12.发愧乌;13.悲苦吼;14.大悲;15. 无非闇;16.木转。
(8)阿鼻地狱之十六别狱,依次为:1.乌口;2.一切向地;3
.无彼岸常受苦恼;4.野干吼;5.铁野干食;6.黑肚;7.身洋;8.梦
见畏:9.身洋受苦;10.两山聚;11.阎婆回度;12.星鬘;13.苦恼
急;14.臭气覆;15.铁鍱;16.十一焰。
以上为《正法念处经》.所言之八大狱及其各自所属十六
小狱狱名。
28 页
△陈.真谛译《佛说立世阿昙毘论》卷八「地狱品」,谈
及八大地狱, 并说八大狱每一狱各有四门,每门外各有四种性
质不同的小狱, 因此, 每一大狱各有十六小狱。 八大地狱为
..(1) 更生;(2) 黑绳;(3) 聚磕;(4) 叫唤;(5) 大叫唤;(6) 烧
炙;(7) 大烧炙;(8) 阿毘止。各大狱有四门。 每一门外之四种
不同性质之围隔小狱为:1. 热灰;2. 粪屎;3. 剑叶;4. 烈灰汁
。
△隋.阇那崛多《起世经》卷二「地狱品」与达摩笈多《
起世因本经》卷三「地狱品」; 两者所述地狱情形相同, 唯译
名略有微异,当是同一经之异译。 经中云大地狱有八,每一大
狱各有十六小狱; 又,各大狱所属之十六小狱,狱名相同。 今
取《起世经》之译名于下: 八大狱: (1) 活;(2) 黑;(3) 合
;(4) 叫唤;(5) 大叫唤;(6) 热恼;(7) 大热恼;(8) 阿毘至。十
六小狱狱名:1. 黑云沙;2. 粪屎;3. 五叉;4. 饥饿; 5. 燋渴
;6. 脓血;7. 一铜釜;8. 多铜釜;9. 铁硙;10. 函量;11. 鸡
;12. 灰河;13. 斫截;14. 剑叶 ;15. 狐狠;16. 寒冰。
上述为从汉至隋,主张八大地狱说者之情形。八大地狱之
名称,大抵除东汉佚名译《大方便佛报恩经》、东晋竺昙无兰
译《佛说铁城泥犁经》、《佛说泥犁经》外,其余诸说已渐能
取得一致。但对于小狱的说法,则几乎言人人殊; 有未提及小
狱者; 有说八大狱最外面才是十六小狱,十六小狱唯有一处。
有说每一大狱外,即各自有附属之十六小狱者; 有说十六小狱
每一狱性质皆不同; 有说十六小狱为八寒八热; 有说十六小狱
唯有四种,因有四门,故为十六。至于小狱之狱名,则更是纷
杂百出; 有说每大狱之十六小狱,狱名皆相同; 有说皆相异者
。其中尤以《正法念处经》所言的小狱名,竟达一百多种之多
,可谓极尽繁琐与幻想之能事。
(十)主张地狱有寒、热、边三类者
虽然安世高《佛说十八泥犁经》中,已有寒、热地狱之分
,但把地狱划分为寒、热、边三大类,并强调其差异者,大抵
可以确定为较晚期之说,当是出自天竺诸论师之手。然而诸论
师对于寒、热两类地狱的数目及名称,也常有出入,今略依翻
译者的年代先后,分述于下
△符秦.鸠摩罗佛提等译《四阿鋡暮抄解》卷下。此书为
天竺.婆素跋陀造。文中将地狱分为三大类:一、寒地狱。二
、热地狱。三、因缘想。寒地狱又可依其在狱中受冻寒时所发
出的声音分:「能语」、「不了语」、「不语」三种。「能语
」包括:1. 頞浮陀。2. 尼赖浮陀。 3. 阿波簸三狱。「不了
语」包括:4. 阿咤鸺。5. 咤鸺。 6. 〔銔 - 平 + 本〕; 三
狱。「不能语」包括:7. 须揵提。 8. 拘物度。9. 分陀黎。
10. 钰暮。此四狱。热地狱依其受苦情形分:「考掠处」、「
少考掠处」、「无考掠处」三者。 「考掠处」有:1. 还活狱
。2. 大市狱。3. 黑綖狱。「少考掠处」有:4. 聚。5. 大啼
哭。6. 被炙。「无考掠处」有:7. 啼哭。8( 被 ) 炙 (注八
)。9. 无分米 (无处不痛之意 )。因缘地狱,因其受苦场所而
异,有的在河曲间,有的在石腹间、大旷泽中。文云:「因缘
地狱,彼处处河曲间、石腹间、大旷泽中,受种种苦,此因缘
地狱。」
观上所述,婆素跋陀以为寒地狱有十个,热地狱有九个,
因缘地狱有无数个。
△东晋.僧伽提婆译《三法度论》卷下,此论为天竺.山
肾所造。文中将地狱分寒、热、边三类。
寒地狱又分「了叫唤」、「不了叫唤」、「不叫唤」三种
。共有十大寒地狱:「了叫唤」:1.阿浮陀。2.泥罗浮陀。3.
阿波跛。「不了叫唤」:4.阿咤鸺。5.咤鸺。6.优钵罗。「不
叫唤」:7.拘牟陀须。8.揵缇伽分。9.陀梨伽。10.波昙摩。
热地狱分「有主治」、「少主治」、「无主治」三种,共
有九大热地狱。「有主治」:1.活。2.行。3.黑绳。「少主治
」:4. 众合。 5.大哭。6.铁槛。「无主治」:7.哭。8.炙。
9.无缺。(注九)。
边地狱,「所在处水间、山间及旷野,独一受恶业报。」
《三法度论》的分法及名称,与《四阿鋡暮抄解》相同。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此论为天竺.龙
树所造。卷一及卷十四均谈到地狱,两者却略有差异。卷十四
将地狱分为三
29 页
类,文云:「所谓三种地狱道:热地狱、冷地狱、黑地狱。」
,但卷十四仅提及热地狱,未提及寒、黑二类地狱。并说热地
狱有:1. 活。2. 黑绳。3. 大陌。 4. 僧伽陀。5. 小叫唤。
6. 大叫唤。7. 小炙。8. 大炙。9. 阿鼻等九大狱,及剑林等
诸眷属小地狱。卷一则详列寒、热二类地狱之名称,但热地狱
的大狱仅有八个,少去了「大陌地狱」。且亦未提及「黑地狱
」之名。同出自一人之手,卷一、卷十四热地狱之数目便有不
同,疑是当时杂说过多,撰时未尽摒除所致。卷一所列寒、热
地狱名称如下:
热地狱:1.活。2.黑绳。3.众合。4.叫唤。5.大叫唤。6.
烧炙。7.大烧炙。8.无间。「及眷属:炭火地狱、沸屎地狱、
烧林地狱、剑树地狱、刀道地狱、铜柱地狱、刺棘地狱、咸河
地狱。」热地狱有八,眷属小狱亦有八个。
寒冰地狱:1.頞浮陀地狱。2.尼罗浮陀地狱。3.阿波波地
狱。4.阿罗罗地狱。5.阿喉喉地狱。6.青莲华地狱。7.白莲华
地狱。8.杂色莲华地狱。9.红莲华地狱。10.赤莲华地狱。
△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此论为天竺.世亲
(婆薮盘豆)所造。卷八「中分别世品」,将地狱分为热、寒、
别处地狱三类。以为热地狱有八,寒地狱亦八,别处地狱散处
各地。诸地狱以地下为本处。
热地狱:1.更活。2.黑绳。3.聚磕。4.叫唤。5.大叫唤。
6.烧。7.大烧。8.阿毘指。八大地狱,每一狱各有四门,每一
门外各有四种小狱:(1)热灰园。(2)死尸园。(3)刀刃路园。(
4) 烈灰汁江园。四门共有十六个附属小狱。即每一大狱,各有
十六小狱。
寒地狱:1.頞浮陀。2.尼剌浮陀。3.阿咤咤。4.阿波波。
5.沤喉喉。6.郁波罗。7.波头摩。8.分陀利柯。
别处地狱,「由众生自业所起,或多人共聚,或二人,或
一人。此别地狱,差别多种,处所不定。或在江边,或在山边
,或在旷野,或在余处。」
△唐.玄奘译《阿毘达摩俱舍论》,此论与前真谛所译者
,是同一书之异译。除译名略异外,说法相同。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藏显宗论》,此论为天竺.众肾
造。卷十六「辩缘起品」将地狱分寒、热、孤地狱,说法与世
亲所造论相同。
以上为将地狱划分为三大类者。但诸论师对于寒、热地狱
的数目,说法常有不同,或以为寒地狱有八,或以为有十。成
以为热地狱有九,或以为有八。有的有附属小狱,有的未提及
。
(十一)主张地狱数目为无量无边者
有些佛经中,所提及的地狱,虽有大小狱之别,但所提及
的数目极不固定。大小狱的总和,更且有接近无量无边者。这
类经典如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敦煌残卷斯二
七三四号《妙法莲华经马明善萨品》等都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仞利天品」及「观众生业缘品
」, 都说两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
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 」,两处都说大地狱有
十八, 似当归于十八地狱说中,叫在卷中「地狱名号品」,则
列有「极无间」、 「大阿鼻」、「四角」一直到「火狼」等四
十六个大地狱名称, 并说:「如是等地狱,其中各复有诸小地
狱, 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
同。 」,据卷五所言,地狱之数目,可谓极多。又,「阿鼻」
即是「无间」之意, 卷五所列大地狱名中,既列「极无间」,
又列「大阿鼻」,实嫌重复。
又,敦煌残卷《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云:「于
铁围山四面外,两山中间沃燋山下,各安十八地狱,于大海底
复安十八阿鼻地狱。一四天下并有九十地狱,以为围遶百亿,
四天下合九百亿地狱 (注十 ) 以为眷属。 」经中谈到了两处
十八地狱,又说一四天下的大地狱有九十,每狱之附属小狱有
百亿,既两云十八,总合当为三十六,却又说有九十,乖异诡
谲,十八竟成为陪衬,其目的不外说明地狱的数目有无穷数。
综观上述诸种说法,有说地狱有十八,有说地狱有六、有
四, 有八,有十,有三十,有六十四等等,纷杂难述,诸说所
列的地狱名称,亦往往令人目眩心移。 而这些地狱的名称与数
目,都是单就一个「世界」而言的。 如以小千世界、中千世界
及三干大千世界,甚至整个
30 页
宇宙来说,则地狱的数目,又更是无尽无边,难以言语道
尽了。
又,在诸多不同的地狱说中,较早期的经典,所说的地狱
数目均较少。到了后来,为要容纳不同的地狱名称,因此,地
狱的数目愈来愈多。同时,诸论师则将诸异说加以综整,使之
系统化。而在后期诸说中,其中以把地狱综归为寒、热、边三
类,及主张八大地狱十六小狱说者,流行最广。
注 释
注八..文中有「被」字,但如与《三法度论》相校,则知此处
为「炙地狱」而非「被炙地狱」,「被」字系衍文。
注九..「无缺」,《法苑珠林》卷七引作「无间」,且仅云八
大狱,狱名亦与此略异。「无缺」、「无间」、「无分
米」,皆谓无一处不受苦。
注十..经文「地狱」二字重出,疑系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