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5]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4]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5]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遁伦《瑜伽论记》三处“交错注释”文略探
     
    [ 作者: 郭丽娟   来自:期刊原文   已阅:8466   时间:2006-12-28   录入:ningguannan


    ·期刊原文

    遁伦《瑜伽论记》三处“交错注释”文略探


    郭丽娟
    中华佛学研究所

    中华佛学学报第07 (p77-88)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p. 77


    提要

     

    遁伦着《瑜伽论记》(以下简称《论记》),为《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伽》)为现存最完善的注释书。其特色是文中分科详细,遂条遂段的解释,且网罗当时注释家的注释文句,论文中引用数据丰富,远胜其它诸家。

    笔者于19992002年间进行有关「汉文佛典制作与应用之研究──以《瑜伽师地论》为例」国科会专案时,在第二年(20002001)的研究计划中,进行撷取《论记》的科判、字词对照与标句时,以《瑜伽论》为对照参考本,随文遂一略读第一卷到第一百卷。

    而在随文遂一撷取《论记》的科判、字词对照与标句的过程中,在对照到《瑜伽论》〈摄释分〉本文的「释学胜利门」的「约义」时,卒然发现《论记》在此段注释《瑜伽论》时,多了一小节,共分五小段,即有上下上下撷取注释的现象,笔者称此现象为「交错注释」。除此一段外,另在〈本地分菩萨地〉也有二处,共三处。本文以此三处一一陈列叙述。

    关键词: 1.遁论  2.《瑜伽论记》  3.〈本地分菩萨地〉  4.〈摄释分〉  5.

    p. 78

    【目次】

    一、前言

    二、三处「交错注释」文的所在

    (一)〈本地分菩萨地〉「第一持瑜伽处(十八品)」「自他利品」「解安乐相」与「无恼害乐」的「交错注释」文

    (二)〈本地分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四品)」「住品」「增上戒品」与「增上心品」的「交错注释」文

    (三)〈摄释分〉「释五义门」的「义」与「释学胜利门」的「约义」之「交错注释」文

    三、小结

    p. 79

     

    一、前言

    遁论,唐代新罗僧,生卒年不详,又称道伦。着有《瑜伽论记》四十八卷(T42.1828.0311-0868,以下简称《论记》),[1]为《瑜伽师地论》(T30.1579.0279-0882,以下简称《瑜伽论》)唯一的全本注释书。

    《论记》是注释《瑜伽论》最详细的一部论,其特色是文中分科详细,遂条遂段的解释,且网罗当时的注释家的注释文句。所以论文引用数据丰富,远胜其它诸家。

    依杨白衣所述,遁论的「『论记』与慈恩之『略纂』被视为研究『瑜伽论』的南针,且为『瑜伽师地论』百卷现存唯一完善的注疏,故极为贵重。」(杨白衣:1984, 113)杨白衣认为「道伦的『论记』为现存最完善的《瑜伽师地论》注疏。在金藏未被发现以前,学者皆以大正藏本或卍续藏本作为研究之参考。但那里知道这二种刊本竟是错误百出,误传了唐代诸家之原意。」(杨白衣:1984, 113

    杨白衣认为「道伦的『论记』为现存最完善的《瑜伽师地论》注疏。在金藏未被发现以前,学者皆以大正藏本或卍续藏本作为研究之参考。但那里知道这二种刊本竟是错误百出,误传了唐代诸家之原意。」(杨白衣:1984113)

    笔者于19992002年间进行有关「汉文佛典制作与应用之研究──以《瑜伽师地论》为例」国科会专案时,[2]在第二年(20002001)的研究计划中,进行撷取《论记》的科判、字词对照 [3]与标句时,

    p. 80

    以《瑜伽论》为对照参考本,随文遂一略读第一卷到第一百卷。

    而在随文遂一撷取《论记》的科判、字词对照与标句的过程中,对照到〈摄释分〉的「释学胜利门」时,卒然发现《论记》多了一小节,共分五小段,即有上下上下撷取注释《瑜伽论》〈摄释分〉「释五义门」的「义」与「释学胜利门」的「约义」的现象,笔者称此现象为「交错注释」。 [4] 除此一处外,另在〈本地分菩萨地〉也有二处,共三处。以下就此三处「交错注释」文一一陈列叙述。

    二、三处「交错注释」文的所在

    ()〈本地分菩萨地〉「第一持瑜伽处(十八品)」「自他利品」「解安乐相」与「无恼害乐」的「交错注释」文

     

    第一处「交错注释」文,《论记》注释《瑜伽论》〈本地分菩萨地〉第一持瑜伽处(十八品)」/「自他利品」/「解安乐相」与「无恼害乐」文中,多了一段「解安乐相」的「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受断乐」(T42. 1828. 0496a21-c12),误置在「广解」一文的中间。

    p. 81

    图一

     

    ()〈本地分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四品)」「住品」「增上戒品」与「增上心品」的「交错注释」文

    第二处「交错注释」文,《论记》注释在《瑜伽论》〈本地分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四品)」/「住品」/「别释」/「问答解释」/「别释」/「广明十二住」/「别解释」/「增上戒品」/「调柔果」文中,误将「增上心品」的「总指同前」(T42. 1828. 0567c03-0567c06)插入「增上戒品」「调柔果」之间。

    p. 82

    图二

     

    ()〈摄释分〉「释五义门」的「义」与「释学胜利门」的「约义」之「交错注释」文

    第三处「」文,出现在〈摄释分〉。〈摄释分〉为《瑜伽论》第三分,架构分成三部分:「1 结前生后」、「2 正解」、「3 总结」。在「2 正解」下,分二大部分:「1 广明七义」及「2 略明六义」。其中,「1 广明七义」分七:「1 释四义门」、「2 释五义门」、「3 释师门」、「4 释悦众门」、「5 释听门」、「6 释赞佛略广门」、「7 释学胜利门」。

    p. 83

    图三 《论记》 「7 释学胜利门」

     

    p. 84

    其中,《论记》注释《瑜伽论》〈摄释分〉多了一小节,是在「7 释学胜利门」/「2 举学胜利经文次第解释」/「2 依教释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依释门)」/「总说」与「别释」之间的「初约法故……辨此是第三解训词也」(T42. 1828. 0808c02-0809b02)。其文如下:

    瑜伽论

     

    9-10 约略义与广义】

    于略义中,谓住学胜利、乃至念为增上。此略举宗,名为略义。当知即分别此、名为广义、是名略广义。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论记

     

    9-10 略义与广义】

    第八约略及广义以辨,可知。

    瑜伽论

     

    2 依教释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依释门)】

    复次于解释中,法者:谓于十二分教,当知此是契经所摄。又是记别、由了义故。

    论记

     

     

     

     

     

     

    2 依教释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依释门)】

    自下第二依教释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所谓法、义、难、次、则为五依。

    0 交错注释(T1828注解T1579)】

    7 释学胜利门(对应T1579.p0757b21~0757b26)】

    2 举学胜利经文次第解释】【2 依教释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依释门)】【★3 约义】【1 约四门解修学】【2 别义(缺1总义,在之下的p0809a10~0809a16)】【1 学(T1579.p0757b24~b26)】

    初约法故、故名为学,由忍戒净故,举忍辱等。……言由此正行尸罗、忍辱、等修、显发、故名为学者。云何名学正行尸罗?辨此是第三解训词也。

    如果回顾一下《瑜伽论》〈摄释分〉的架构,解释「义」的其中二处,即「2 释五义门」的「义」与「7 释学胜利门」的「约义」。

    p. 85

    图四


    《论记》于「7释学胜利门」(T42.1828. 0808c11-0809b02之间)/「依教释门中五门分别四句经文」/「总说」与「别释」之间,交错注释《瑜伽论》「7释学胜利门」「义」与「释五义门」「约义」,如此,上下上下撷取「交错注释」文,共有五小段。

    p. 86

    图五

     

    在这五小段「交错注释」文中,《论记》第一段与第五段是注释《瑜伽论》「7 释学胜利门」的「别义」。第二段注释「2 释五义门」的「总义」。第三段注释「7释学胜利门」的「总义」。第四段注释「释五义门」的「别义」。

    《论记》

    《瑜伽论》

    第一段

    7 释学胜利门」「别义」

    第二段

    2 释五义门」「总义」

    第三段

    7 释学胜利门」「总义」

    第四段

    2 释五义门」「别义」

    第五段

    7 释学胜利门」「别义」

    p. 87

    图六

     

    p. 88


    三、小结

     

    《论记》为何有上述三处「交错注释」文呢?笔者依目前的状况只能大略推论,或者(一)大正藏所收录的《论记》的底本高丽藏在排版上已有错置,大正藏照本收录;(二)或如杨白衣的研究,「在金藏未被发现以前,学者皆以大正藏本或卍续藏本作为研究之参考。但那里知道这二种刊本竟是错误百出,误传了唐代诸家之原意。」而「错误百出」的地方,是否如笔者所例的,尚待时间来整理。

    此篇小文,大略记录《论记》有此「交错注释」文的现象,如果在时间允许下,笔者(一)或能一一对照《论记》其它三种刊本,即「卍续藏」,「宋藏遗珍本」,「金陵刻经处本」以及韩清净的《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是否也有如此的现象;(二)「交错注释」文在文义上,是否如杨白衣所言「误传了唐代诸家之原意」,或许可以推敲出一些諯倪。


    【参考书目】

     

    《瑜伽论》 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T30.1579.0279-0882

    《论记》 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T42.1828.0311-0868

    杨白衣

     1984.09〈道伦《瑜伽师地论记》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页113134

    20010606第一次草拟;20020429第二次修正;20020517第三次修正;20021031第四次修正。)

    [1] 《瑜伽论记》刊本有四:「一﹑大正大藏经本,二十四卷,大正大藏经第四十二卷,论疏部三;二、卍续藏经本,四十八卷,卍续藏第一辑第七五套第五册第七六套第一册;三、宋藏遗珍本,二十卷,宋藏遗珍第五册;四、金陵刻经处本,一百卷,金陵刻经处研究部。」(杨白衣:1984, 115

    [2] 瑜伽师地论数据库网址,http://ybh.chibs.edu.tw。瑜伽师地论数据库乃由行政院国科会补助,经三年(89/08/0191/07/31)整理出《瑜伽论》本论、其纲要书及异译本(三经二论)、诸注释书、梵藏本等,其名称于2002/09/12由「汉文电子佛典制作与运用之研究──以《瑜伽师地论》为例」更名为「《瑜伽师地论》数据库──电子佛典制作与运用之研究(Yogācārabhūmi database: A Study on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s)」

    [3] XML 电子文件中以卷标〈pp〉作为字词对照的标记,如此共做了一万多笔《瑜伽论》与《论记》的参照字词。

    [4] 为了行文方便,笔者以「交错注释」名之。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空”义辨析[2048]

  • “菩萨唯识观行”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为范围[17809]

  • 《瑜伽师地论》的种姓思想——以“声闻地”与“菩萨地”为范围[6230]

  • 汉文电子佛典制作与运用之研究──以《瑜伽师地论》为例[8913]

  •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4967]

  •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一心不乱”之研究[903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