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缘修灵》丛书,吴言生译注,一套六册,包括: ■ 1.在山泉水清——明洪应明《菜根谭》 ■ 2.情到深处人孤独——明陈继儒《小窗幽纪》 ■ 3.山淡春亦秋——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 4.九天凉月净初心——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 5.山高不碍白云飞——明屠隆《娑罗馆清言》 ■ 6.春鸟秋虫吐好音——明张潮《幽梦影》
原书由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1版,2000年2版,2001版3版。台湾艺缘堂出版社通过版权贸易,获得原出版单位和作者本人的同意,于2002年在台湾印行繁体版。丛书设计有礼函套封。
《佛缘修灵》丛书台湾版补记
吴言生
佛缘丛书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分别印行三版。虽然出了三种版本,但原书序言一直保持着1999年初版时的原貌。这次藉著出台湾版的机会,补充几句。
在佛缘丛书原序中,我曾历数种种殊胜的佛缘。弹指间三年时光过去,我又经历了种种殊胜的佛缘——
2000年6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方立天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博士后研究期间,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完成博士论文《禅诗研究》的撰写。在中国著名佛教学者的关心与支持下,禅诗研究中的三个主要内容,形成三本专著,作为禅学三书在中华书局出版,它们分别是《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禅学三书出版后,受到数十种报纸、杂志的报导与评论,这对笔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2001年5月,我在京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禅学研究所所长净慧法师。受法师的邀请,我参加了柏林寺第九届生活禅夏令营,给学员们举办了禅学讲座。
在此期间,法师聘请我担任河北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虽然我能力有限,仍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之所以答应,是出于对法师慧眼相许的敬重。法师是僧界领袖,在教界、学界都享有盛誉。法师提倡的生活禅举世皆知,其弘扬禅宗文化、激励学术研究的善举,也深为大家所敬仰。很多到柏林寺参观的人,对法师也颇为赞赏,法师曾有“每多雅誉感惭惶”诗句以记其事。我与法师此前虽只有一面之缘,法师的赏识却给了我一个为教界、学界贡献菲微力量的机会。目前,河北禅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禅学》大型学术集刊,在海内外知名学者的支持下,顺利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净慧法师主持的五十部大型禅学丛书《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也正在顺利运作之中。
2001年10月,受台湾惠空法师的邀请,我在台湾以慈光禅学研究所为中心,参观了佛光、法鼓、慈济、中台四大山头,以及其他各种佛教机构。台湾佛教事业的繁荣兴盛,给了我非常鲜明的印象。我相信,随着大陆改革政策的越来越开放,大陆的佛教事业也会蓬蓬勃勃,迎头赶上。
2002年5月10日,受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教授之邀,我担任学校宗教研究所所长。宗教所依托中国西部的地理人文优势,聘请国内外资深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国内外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担任研究员。目前已计划出版的有西安外事学院宗教研究所“宗教人文”书系三十余种。宗教所的成立,成为中国西部宗教研究、交流、游览的一个重要基地。
2002年5月20日,我在京会晤了台湾艺术图书出版社负责人何恭上先生。他专攻美术,出版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图书。不但如此,何先生还亲自撰写了其中的多部。我很钦佩何先生在美术研究和图书出版方面的专业水准和慧眼卓识。这套佛缘修灵丛书,得以在艺缘堂出版,也充分反映了佛缘艺缘的交融。希望本丛书的出版,既能为现代人提供一方精神的乐土,也能成为两峡佛学文化互动的一个桥梁与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