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10]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06]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100]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5]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73]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2]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3]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6]

  • 邂逅秋,邂逅美好[13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0]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2]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龄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12   时间:2023-6-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6月2日  佛学研究网

        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春年华,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老年……似乎我们都在羡慕还未到来或者已经逝去的年龄。

        其实,最好的年龄,就是现在。往事不可追,过去的日子不会重来;人生多坎坷,来日不一定可期,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

        我们的祖先极具智慧,用哲理性的语言概括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告诉子孙后代: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正当最好的年龄。

        01 十岁不愁

        古人说“十岁不愁”,人在童年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热爱,渴望去探究这个世界。整天乐呵呵,玩玩闹闹,自由自在,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小王子》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会记得。”

        丰子恺认为童心不可失:“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觉得成人都已是失去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希望我们长大后,依然不忘初心,保留最初那颗天真单纯的童心,在最无趣无力的日子仍然对世界保持好奇,仍然愿意去热爱这个世界。

        02 二十不悔

        古人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岁的青春时期,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风发的年龄。

        毛泽东也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二十不悔”,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做个勇敢的追梦人,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也不轻易放弃,去奋斗,去拼搏,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3 三十而立

        孔子说“三十而立”,什么意思呢?王小波有个生动的解释:“三十岁的肩膀上扛着再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个男人该扛起来的责任,上有老人,中有老婆,下有孩子。”

        三十而立,立的是身。父母渐渐老了,他们撑起的那片天渐渐要由你来支撑了;找到了携手到老的另一半,要为爱人撑起一片天;这时候开始有了孩子,也要为孩子遮风挡雨。

        三十而立,立的也是心。有独立的思想,知道自己要什么,成为怎样的人,不被任何人左右,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

        04 四十不惑

        人到四十,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尝过了,该拥有的都拥有过,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以前看重的东西,现在看淡了;以前放不下的事情,现在释怀了;以前绕不过去的心坎,现在坦然了。

        到了四十,凡事都渐渐看透了,看明白了,内心释然了,不会被身外之物所迷惑。人生走到这个年纪,渐渐豁然开朗。

        如朴树《平凡之路》中所唱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05 五十知天命

        五十岁,人生已经过去一半,明白了天道运行的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万物有生有灭,人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在周而复始的循环。

        也明白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命中一切因缘果报,都是自己造的,若想得善果,必先种善因。

        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内心也释怀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执着功名利禄,不纠结是非成败,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种种境遇。

        06 六十耳顺

        “六十耳顺”,意思是人到了六十岁,无论是好话还是坏话,自己都听得进去;无论遇到什么坎坷挫折,内心依然平静,慢慢达到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

        有人说,人生的种种烦恼,是从耳朵进来的,听到别人骂我、谤我、笑我、辱我、轻我、贱我,便怒火中烧。到了“耳顺之年”,经历多了,心胸宽广,能容人容事,听到逆耳之言,心也不为所动。因为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07 七十从心

        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人活到七十岁,万事都看通透了,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做什么都能听从本心,但又不会超越人间的规矩。

        乔布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别人的评价之下,我们应当追随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08 八十耄耋

        八九十岁,称为“耄耋之年”。到了这个年纪,明白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应当坦然面对。只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就无愧此生了。

        大半辈子为事业,为家庭而忙碌,到了耄耋之年,明白了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快乐乐为自己活一把。

        人活到百岁以后,已经和神仙无太大差异。见证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是一个活历史,活档案。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岁老人更是如此。历经岁月的磨练,人生的风风雨雨都化作经验、智慧和涵养,指引着后人过好每一个当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生也有四季,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都有那个年龄阶段复发复刻的美。祖先告诉我们:当下,就是最好的年华。唯有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对年龄最好的诠释。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静美的秋天,丰盈了人生[27]

  • 过好每一个当下[229]

  • 当你悟透自己,也就看透了人生[320]

  • 给人生留个缺口[440]

  • 人生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面对自己[461]

  • 既然世事无常,我们拿什么,来掌控不确定的人生[514]

  • 什么是人生,这是最优雅的回答![456]

  • 公元500年,达摩为惠可安心;2023年,你用什么给自己“安心”?[638]

  • 消弭人生的缺憾[749]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752]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711]

  • 佛法与立身处世,这种人生智慧太实用了[668]

  •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701]

  •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光阴,就是人生的圆满[769]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了天下所有难题![958]

  • 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1272]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868]

  • 种好“三田”,让人生越来越顺![733]

  • 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824]

  • 真正的宽恕,是化解不同层次的人生剧本[10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