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丛书总序
自序
第一章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
一、重温一段公案
二、作为歧出的哲学解释
三、思想史的解释:哲学的,还是文化的
四、"入就"与"出就":可说的与不可说的
第二章 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以四-五世纪为例
一、思想史回眸
二、四-五世纪中国禅学的意趣:解经学的立场看
(一)定与慧
(二)次第与顿渐
三、中国禅与反智主义
第三章 尊戒与慢戒--略论禅风中的"游戏三昧"与内外法度
一、"乐道"、"游戏神通"与"游戏三昧"
二、从外在礼法到内在礼法
三、结语
第四章 《肇论》思想辨证及其与石头宗的关联
一、语词的关联与意义的断裂:思想史方法上的说明
二、空:拒斥根源实体主义
三、无知与圣智:两种可能的解释
四、从《肇论》到石头禅的所传
第五章 禅门顿渐思想新论--以早期禅为中心的若干问题研究
一、对"范式"的疑虑:从John R McRae与Bernard Faure的问题说起
二、道生的顿悟学说及其与早期禅的交涉
(一)道生与谢灵运
(二)道生与《阿*.昙心》
(三)道生顿悟论与禅门的交涉
四、在神会与北宗之间
五、《华严》、《法华》与中国早期禅的顿渐
第六章 中国禅学史上的"方便通经"--从六-九世纪
一、经师与禅师
二、人"早期禅"到"古典禅"
(一)达摩禅的"藉教悟宗"及其楞伽宗的分流
(二)东山法门的弘传
(三)北宗门下的种种相
(四)禅师的解经与隐喻
(五)从慧能的"转经"到马祖禅的革命
三、以《楞伽经》与《起信论》为例
(一)达摩禅与四卷《楞伽》的传承
(二)"一行三昧"与《起信论》
(三)在《楞伽》与《起信》之间
第七章 念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读解
一、三-四世纪念佛禅的雏型
(一)道安的禅学与弥勒净土
(二)慧远的西方净土与禅
二、达摩所传禅的念佛净心
(一)念佛与无相
(二)往生与净心
三、几点余论
(一)禅净料简
(二)随相与破相
(三)念愿往生与自性无生
(四)参究念佛
第八章 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一、禅与基础主义
二、在言说和静默间
三、方法论的审理
附、"批判佛教"专题--编者按
附录一 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
一、从传统的立场看
二、经学、史学、哲学
(一)经学型
(二)史学型
(三)哲学型
三、文字与意义
四、在理念与方法之间
附录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与惠敏法师讨论佛学研究
一、在学术与信仰之间
二、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及其世界化问题
三、电子佛典及其革命
参考书目
一、中日文参考书目
二、英文参考书目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