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75]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7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72]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79]

  • 对松悟禅[95]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0]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87]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59]



  • 专辑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佛学研究网:吴言生主页

                                                       
    辛助理电话:185 0921 2317

     

      吴言生教授 安徽庐江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 《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顾问;陕西省政协委员。
        并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商书院等高校与机构国学班禅宗智慧课程特聘教授。
        撰写有“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 (中华书局出版)、《快乐密码——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中华书局出版);主编有《中国禅学》 (中华书局出版);创办有“佛学研究网”(www.wuys.com);开办有“慈辉佛教文化论坛”(1-63讲)等
      出版有《中国禅》(英文版、波兰语版)、《中国禅诗》(英文版)等。
        吴言生教授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禅学名家之一,近年来致力于禅宗智慧的弘扬与传播,并取得了卓著的效果。其佛教禅学讲座,在社会各界极有影响,极具魅力,极受欢迎。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禅学讲座,直指人心,契合根机,场面火爆,气氛热烈,现场感强,互动氛围好,深受听众的喜爱,备受称誉,广为各界人士所认可。
      曾作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禅宗哲学象征”;作客中央电视台“名家讲谈”,主讲“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作客东方卫视“世说新语”,主讲“禅的智慧”(1—20集);作客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主讲“禅宗智慧——总裁修心篇”(1-10集) 。
      吴言生教授的讲座,将禅的智慧和现实生活、现代管理结合起来,案例丰富,生动活泼,深刻睿智,互动性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启迪。一次有幸聆听,终生受用不尽。

     

        主讲课程:

      《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

      ◆《禅宗智慧与心灵修炼》

      《心经智慧》

      ◆《金刚经智慧》

      《坛经智慧》

      ◆
    《禅修智慧》

       辛助理电话:185 0921 2317
     

    E-mail  wuys@263.net   

              Address:710062..西安市雁塔区 陕西师范大学2号高层2106#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Sha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China

    [辛助理电话]   185.0921.2317  
    .
    兼任: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中心客座教授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员特约研究员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点此查看更多讲座信息……
    在《中国宗教》说禅:“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 2007年第12期 )
    在北京说禅:“在十字街头实现禅的现实关怀” ( 2007-12-20日 )
    在峨眉山报国寺说禅:“禅与智慧人生” ( 2007-12-15日 )
    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说禅:“禅与智慧人生” ( 2007-12-11日 )
    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说禅:“禅与智慧人生” ( 2007-12-10日 )
    在宁波奉化说禅:“弥勒四性” ( 2007-12-8日 )
    在伟志集团说禅:“禅的生活智慧” ( 2007-12-2日 )
    在清华大学说禅:“禅与智慧人生” ( 2007-11-13日 )
    在“文理大讲堂”说禅:“禅宗智慧与人文修养” ( 2007-11-7日 )
    在上海为清华国学班第三期说禅:“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 ( 2007-10-20、21日 )
    在重庆“缙云山佛教文化讲坛”说禅:“佛禅智慧与现代管理” ( 2007-10-1日 )
    在宜春学院“学府讲坛”说禅:“禅宗智慧与人文修养” ( 2007-9-28、29日 )
    在中央电视台“名家讲谈”说禅:“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 ( 2007-9-27日 )  
    在东莞为网通公司说禅:“松湖明月印禅心” ( 2007-9-13日 )
    在师大为深政法干部培训班说禅:“佛教的出世与入世” ( 2007-9-10日 )
    在北京大学禅文化国际研讨会作“茶道禅道的文化内涵”发言 ( 2007-8-21日 )
    在北京为日本女子实践大学作“中国禅茶文化”讲座 ( 2007-8-16日 )
    在北京为清华大学第三期政府班作“佛禅智慧”讲座 ( 2007-8-16日 )
    在四祖寺为第二届禅文化夏令营作“一杯茶中的禅”讲座 ( 2007-8-13日 )
    在法门寺为“法门之光夏令营”作“禅的体验与修行”讲座 ( 2007-7-22日 )
    在北京为清华大学第二期政府班作“佛禅智慧”讲座 ( 2007-7-13日 )
    在上海为清华大学国学班作“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讲座 ( 2007-6-30、7月1日 )
    在北京为清华大学政府班作“佛禅智慧”讲座 ( 2007-6-21日 )
    在法门寺浴佛节“佛指舍重现人间20年纪念法会”上说禅 ( 2007-5-24日 )
    在“嵩山论剑:首届少林禅武医研讨会”上说禅 ( 2007-5-10日 )
    在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说禅:“禅的修行与受用” ( 2007-4月 )
    在大理说禅:“风花雪月演禅机” ( 2007-4-16日至17日 )
    在柏林禅寺河北佛学院讲授“禅宗文化导论” ( 2007-4-11日至13日 )
    在东莞“湖畔沙龙”作“禅宗思想与智慧人生”讲座 ( 2007-4-9日 )
    在温州为清华大学国学班作“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讲座 ( 2007-3-17、18日 )
    在法门寺作“佛教与人生”讲座 ( 2007-2-2 )
    在法门寺作“佛教的语言”讲座 ( 2007-2-1 )
    为六如茶痴林治君作“茶道养生序” ( 2007年元月 )
    在肇庆市“星湖讲坛”作“禅宗思想与艺术人生”讲座  [视频] ( 2006-10-16 )
    在深圳弘法寺作“禅宗思想与和谐社会”讲座 ( 2006-10-15 )
    在深圳“清华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讲授禅佛教课程 ( 2006-9-23 )
    在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杂志说 禅:“佛教生态观” ( 2006年6月)
    在西安美术学院作“茶道 ·禅道·艺术人生”讲座 ( 2006-05-31)
    在“中华文化画报”说禅:“千言与万语,不外吃茶去” ( 2006-5月)
    《世纪大讲堂·精粹版》出版,“禅宗哲学象征”入选其中
    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禅宗哲学象征”讲座 (2004-10-09 )
    在“长安大讲堂”作“茶道与禅道”讲座 (2004-09-25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 ( 2005 — )

    ( 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先生于佛教所设立)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1-62 讲】

    【 2007 年 6 月 3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二十讲
    ( 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秘书长、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宗教顾问)
    Matin Palmer:宗教环保:理论与实践

    ◆【 2007 年 4 月 22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九讲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生活禅”理念创立人)
    净慧长老:生活禅的真谛 
     [全文及录音]

    【 2006 年 12 月 2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八讲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John R. McRae:宏观视野中的东亚佛教研究


    【 2006 年 10 月 27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七讲
    ( 美国普度大学宗教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杨凤岗: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宗教与和谐社会


    【 2006 年 10 月 19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六讲
    (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杨曾文:从佛教民族化看中国禅宗的特色


    【2006 年09 月01 日】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五讲
    ( 中国社会科学院道教研究室主任)
    王卡:从一切道经到《中华道藏》


    【 2006 年9 月1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四讲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
    马西沙:民间宗教与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 2006 年8 月31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三讲
    (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室主任)
    魏道儒:从《华严经》到华严宗


    【 2005 年8 月31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二讲
    ( 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所所长)
    卓新平: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2006 年 4 月 27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一讲
    (
    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
    杨洪:佛教的能量——愿力


    【 2005 年 11 月 17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讲
    (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韩昇:日本净土宗的创立及其特点


    【 2005 年 10 月 11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九讲
    ( 美国电脑功德库资讯会主编)
    顾伟康:禅宗思想嬗变的哲学启示

    【 2005 年 9 月 20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八讲
    ( 台湾华严学会会长)
    释海云:华严与禅的会通


    【 2005 年 9 月 3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七讲
    ( 清华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主任)
    王晓朝: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 2005 年 8 月 20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六讲
    ( 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
    霍韬晦:禅,创造性人生


    【 2005 年 6 月 26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讲
    ( 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
    吴言生:茶道禅道与人生修养


    【 2005 年 5 月 20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讲
    ( 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
    释明奘: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全文]

    【 2005 年 4 月 24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三讲
    (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导师)
    杨佛兴:禅宗公案与诗歌


    【 2005 年 4 月 21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二讲
    (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潘宗光:佛教智慧与现代管理


    【 2005 年 3 月 16 日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一讲
    (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
    方立天:佛教思想的内容、结构与价值

     
     

    【京华杂咏】    【莲花佛性】

           
    01 论禅的“本来面目”

    佛学研究论文集

    1998.6
    02 论《楞伽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人文杂志 1999.1
    人大古代文学 1999.5
    03 续论《楞严经》对禅思禅诗影响 唐都学刊  1999.2
    04 论《金刚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中国佛学 1999.1
    05 《金刚经》的现代人文意义 河东学刊 2000.2
    06 论《维摩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世界宗教研究 2000.1
    07 论《法华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中国佛学 2000.1
    08 论《华严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人文杂志 2000.2
    人大宗教分册 2000.4
    新华文摘摘要 2000.7
    09 论《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人文杂志 2001.4
    人大古代文学分册 2001.11
    10 论《起信论》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台]普门学报 2001.3
    11 论《涅盘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世界宗教研究 2001.3
    12 临济宗禅诗研究 河东学刊 1999.1
    13 临济宗禅髓诗研究 五台山研究 1999.1
    14 临济宗颂古诗研究 河东学刊 1999.6
    15 曹洞宗禅诗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1
    人大古代文学分册 1999.8
    16 法眼宗禅诗研究 唐都学刊 2000.2
    17 论法眼宗对佛典菁华的汲取 宗教学研究 2000.2
    18 沩仰宗禅诗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0.2
    人大古代文学 2000.10
    19 杨岐宗禅诗研究 河东学刊 1998.4
    20 黄龙宗禅诗研究 五台山研究 1999.4
    21 云门宗禅诗研究 五台山研究 2001.1
    22 论禅宗所谓“本来面目” 晋阳学刊 1999.3
    23 论李商隐诗歌的佛学意趣 文学遗产 1999.3
    人大古代文学 1999.10
    24 禅诗审美境界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1
    人大美学 2001.2
    25 禅诗理事圆融论 东南大学学报 2000.2
    人大古代文学 2001.2
    26 禅宗审美感悟论 学术月刊 2000.12
    人大宗教分册 2001.2
    27 禅宗的诗学话语体系 哲学研究 2001.3
    人大古代文学分册 2001.8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1.4
    28 迎接佛教电子化时代的到来 法源 2001.1
    29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觉群 2001.1
    30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法源 2002.1
    31 禅宗史研究的考信之作 华林 2001.1
    32 禅宗公案颂古体系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33 佛耶对话三模式    [ 响应 1 2 3  ] 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10
    二、著作
    (一)专著
    01 《禅宗思想渊源》 禅学三书(一) 30万字 中华书局 2001.6
    02 《禅宗哲学象征》 禅学三书(二) 27万字 中华书局 2001.6
    03 《禅宗诗歌境界》 禅学三书(三) 27万字 中华书局 2001.6
      ..【禅学三书全文电子书下载】      
    04 《禅诗研究》 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80万字 佛光出版社 2002.3
    05 《经典禅诗》 禅门经典(一) 13万字 东大图书公司 2002.11
    06 《经典颂古》 禅门经典(二) 13万字 东大图书公司 2002.11
    07 《经典禅语》 禅门经典(三) 13万字 东大图书公司 2002.11

    (二)其它著作
    01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200万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02 禅的梦 23万字 三秦出版社 1992
    03 禅门妙语 12万字 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2
    04 禅门公案 13万字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92
    台湾圆神出版社 1993
    05 苏轼黄庭坚诗词评注 18万字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5
    06 浮生六记校注 12万字 西安出版社 1993
    07 圆悟克勤大师传 15万字 佛光出版社 1997
    08 临济义玄大师传 15万字 佛光出版社 1998
    09 娑罗馆清言译注 佛缘丛书(一)    
    10 幽梦影译注 佛缘丛书(二)    
    11 菜根谭译注 佛缘丛书(三)    
    12 小窗幽纪译注 佛缘丛书(四)    
    13 围炉夜话译注 佛缘丛书(五)    
    14 小窗自纪译注 佛缘丛书(六)    
    15 佛教故事 12万字 [台]艺缘堂出版社 2002
    16 图说释迦牟尼故事 18万字 [台]艺缘堂出版社 2002
    三、主编
    01 中国禅学 年刊 75万字 中华书局出版 2002
    02 中国禅宗典籍总汇 电子数据库   河北禅学所 2003
    四、编审
    01 中国佛教百高僧全集 担任其中51部的编审   []佛光出版社 1997--
    五、禅学三书评论
    01 刘县书 中华书局推出禅学三书 中国青年报 2001-7-21
    02   禅学三书出版 光明日报 2001-8-21
    03   中华书局出版禅学三书 人民日报 2001-9-8
    04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禅宗 中华读书报 2001-9-19
    05   开创禅学研究的新局面 石家庄 2001.5
    06 王丽心 读禅学三书感言 石家庄 2001.5
    07 田耕宇 论析佛理、禅意、诗境 书品 2001.6
    圆融佛心、禅韵、诗情
    08 方立天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西 陕西师大学报 2002.1
    09   评吴言生《禅学三书》 华林 2002.1
    10 方立天 吴言生博士《禅学三书》序 觉群 2002.1
    11 黄夏年 一组禅宗研究的力作 曹溪水 2002.1
    12 黄德昌 大乘经典印禅心 中国禅学 2002.6
    13   禅思意韵与诗性智慧 中国图书评论 2001.12
    14 姚玉港 禅机与现代汉语 中国图书商报 2002-1-31
    15 徐文明 一枝三葩,三车一乘 世界宗教研究 2002.1
    16 明尧 鸿文三卷印禅心 法音 2002.2
    17 魏崇新 开拓禅诗研究的新境界 东南大学学报 2002.2
    18 方广锠 漫谈禅宗研究 文史知识 2002.4
    19 楼宇烈 禅学的文本阐释与诗意接受 哲学研究 2002.5
    20 韩焕忠 经典的凝重与禅思的飞扬 书品 2002.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佛音阁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